中国A股市场中的打板策略: 全⾯解析、风险控制与量化实现
阅读建议
1. 字数与阅读时间: 全⽂约3 .6万字 , 正常阅读需40-50分钟 , 建议分章节分次阅读; 若 时间有限, 可优先浏览红⾊加粗核⼼观点及章节内图表, 快速抓住重点。
2. 听读收藏: 点击右上角 “ 听全⽂ ” 功能 , 收藏后可随时暂停续听 , 碎⽚时间也能⾼效 吸收。
3. 核⼼内容: 系统解析A股打板策略 , 涵盖涨停板分类、 操作⼿法、 量化分析、 风险控制 及适⽤场景 , 适合短线投资者了解市场博弈逻辑与实战技巧。
4. 适合⼈群: 适合对A股短线交易感兴趣的投资者 , 尤其是有⼀定经验的散⼾ 、 游资从业 者、 量化交易爱好者及希望掌握⾼风险⾼收益策略的进阶学习者。
引⾔
在A股这个独特的市场环境中 , 涨停板机制催⽣了⼀系列特殊的交易策略 , 其中”打板”作 为最具代表性的短线交易技术 , 吸引了⽆数投资者的关注。 所谓”打板” , 顾名思义 , 就是 在股票涨停或接近涨停时买⼊ , 期望在后续交易⽇中通过股价继续上涨获取收益。 这种看 似简单粗暴的交易⽅式背后 , 蕴含着深刻的市场微观结构和资⾦博弈逻辑。
中国A股市场实⾏严格的涨跌幅限制制度 , 未被特殊处理的A股涨跌幅⼀般以10%为限 , ⽽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股票 , 涨跌幅幅度则扩⼤⾄20%。 这种制度设计使得涨停板成为价格发 现的重要节点 , 也为资⾦集中流⼊提供了契机。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 打板策略应运⽽⽣ , 并发展出⼀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法。
打板之所以能在中国A股市场⼤⾏其道 , 有着深刻的原因。 ⾸先 , 涨停板是A股独有的⼀种 现象 , 它既是股市暴利的代名词 , 也是股市亏钱的代名词。 其次 , 在T+1交易制度下 , 涨 停板提供了⼀种变相实现T+0交易的机会 , 对其他追涨、 低吸操作的投资者具有降维打击 的效果。 此外 , 涨停价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点 , 此处买⼊可以最⼤化效⽤ 。
然⽽ , 打板并⾮稳赚不赔的交易策略。 市场中有”打板穷三代 , 超短毁⼀⽣ ” 的总结 , 这也 充分点明了板学是A股⽬前最顶级 , 最神秘 , 也是最难掌握的博弈技术之 ⼀ 。要真正掌握
这套技术 , 投资者需要对涨停板的性质有深⼊理解 , 对市场情绪有敏锐感知 , 同时具备严 格的风险控制意识。
本⽂将从多个维度对A股市场的打板策略进⾏系统性研究。 ⾸先 , 我们将解析打板的核⼼ 概念与市场环境; 其次 , 探讨常见的打板策略分类与具体操作⽅法; 然后 , 通过量化分析 与数据⽀持验证打板策略的有效性; 接着 , 分析打板策略的风险管理与资⾦管理原则; 随 后 , 讨论打板策略的适⽤⼈群与市场⽣态; 最后 , 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融 投资建议。 通过这⼀系列的研究 , 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份全⾯⽽实⽤的打板策略指 南。
第一部分:打板的核⼼概念与市场环境解析
1.1 涨停板机制及打板定义
在深⼊研究打板策略之前 , 我们需要先了解中国A股市场的涨停板制度。 根据现⾏规则,
在涨停板制度下 , ⽬前主板当⽇最⾼涨幅为10% , 创业板和科创板是20% , 对应的ST板块 各是5%和20% , 北交所则是30%。 这种涨跌幅限制是中国A股市场区别于国际市场( 如美 股) 的重要特征 , 也是打板策略能够存在的制度基础。
所谓”打板” , 就是以当⽇涨停价买⼊某只个股 , 次⽇获得⾼开溢价 , 正常不连板涨停就卖 出 , 然后寻找下⼀个⽬标 , 以此复利。 这与我们常见的追涨买⼊有本质区别——打板不是 盲⽬追涨 , 其精髓在于捕捉市场主线题材的龙头股。 ⽆论是短线还是中⻓线操作 , 抓住龙 头都是事半功倍的策略。 尽管理论上只要选准”主峰”便⽆需打板 , 但市场复杂多变 , 打板 成为了实践中短线操作的最优解。
打板相⽐其他交易⽅式 , 具有⼏⼤独特优势:
⾸先 , 避免主观判断。 散⼾亏损往往源于主观预测股票涨停⽽追涨买⼊ , ⽽打板操作则跟 随市场 , 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失误。 这种”跟随⽽⾮赌博” 的特性 , 使打板成为散⼾避免追⾼ 回落套牢的有效⼿段。
其次 , 变T1为T0。 涨停板制度下 , 打板可以变相实现T+0交易 , 对其他追涨、 低吸操作的 投资者具有降维打击的效果。 在A股T+1的交易制度下 , 这种优势尤为明显。
第三 , 效⽤最⼤化。 涨停价是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点 , 此处买⼊可以最⼤化效⽤ , 类似 于购买考100分的⼩孩 , 价值更⾼ 。这种思维模式反映了专业投资者对市场微观结构的深 刻理解。
第四 , 排除伪强势股。 打板⾃动排除了伪强势股的冲⾼陷阱 , 同时使筹码处于左侧 , 有利 于⻓期交易结果的优化。 这⼀点在实战中尤为重要 , 因为很多看似强势的个股往往在涨停 前就已经释放了⼤部分上涨动能。
通过以上分析 , 我们可以看出 , 打板不仅仅是⼀种简单的交易⾏为 , 更是⼀种基于市场微 观结构和资⾦博弈的⾼级投资艺术。 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 、 丰富的实战经 验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意识。
1.2 涨停板的分类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打板策略 , 投资者需要对涨停板进⾏科学分类 , 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适 合打板的标的。 根据资⾦性质和溢价率的不同 , 我们可以将涨停板分为以下⼏类:
根据资⾦性质分类
机构趋势板是指受机构资⾦抱团推动的涨停板。 分析这类涨停板的核⼼是判断推动涨停资 ⾦的类型是什么。 凡机构类资⾦推动⼤涨的股票 , 多数都属于趋势类股票 , 其涨停通常很 少有连板(除⾮进⼊⽜市 , 机构股出现主升浪才容易出现连涨板 , ⽽最多连涨三板后 , 还会 有调整) , 常常在涨停1板后就会出现调整 , 调整后再上涨。 所以 , 机构类股票⾮主升浪阶 段的趋势涨停板是不适合打涨停的 , 只适合潜伏或低吸 , 涨停后往往伴随调整出现。 如果 在主升浪段能实现低吸 , 收益也会不错 , 这类股票的操作主要属于趋势机构战法。
技术反弹板 , 通常是个股深跌或调整到⼀定技术指标时 , 空⽅的⼒量得到释放 , 卖单出现 短期枯萎 , 有⼀些短线资⾦会觉得有利可图 , 知道个股会有⼀些利好消息出现 , 提前潜伏 后 , 在消息出来时制造的技术性涨停反弹 , 这类反弹通常都是⼀⽇游⾏情。 潜伏资⾦会在 拉涨停当⽇⼤量出货 , 在次⽇再完成上⽇拉涨停资⾦的出货。 这些短线资⾦的实⼒⼀般都
不会太强 , ⽽所谓的个股利好消息也都是改变不了个股趋势的不痛不痒的消息。 但是这些 消息却会引起散⼾的迷惑 , 散⼾觉得所有利好消息都很重要 , 这就会让散⼾⽐投机资⾦更 迟钝和⾏动慢 , 让投机资⾦有机可乘。 这类看不出任何特别理由 , 只是因技术性或消息⾯ 上涨的涨停板 , 基本不需要关注!因为它们没有真正的⼈⽓和市场合⼒!
游资合⼒板是打板技术的核⼼⽬标。 在A股市场中 , ⼀直存在着⼀群短线投机资⾦ , 其信 仰不是价值 , 更不是投资 , ⽽是纯粹的投机套利。 这股资⾦没有谁具体统计过有多少 , 也 ⽆法统计。 它们绝⼤部份相互不认识 , 他们是⼀群在市场的各角落中有着相同的以纯粹投 机套利为信仰的⼈ , 以追涨停板 , 玩龙头妖股为信仰的⼈群。 这股资⾦在熊市中可能⼏百 亿 , 在⽜市中可能上千亿。 他们对涨停板有独特的⻘睐。 涨停板也是他们信仰和理念的共 同载体。 这股资⾦中的主流资⾦群体很善于在市场中推龙造妖 , 制造赚钱效应突出的连板 股 , 吸引市场⽬光关注 , 在市场中形成了⼀道独特的风景。
⽽这股资⾦⾥的主流资⾦们(⼤游资) , 即是⽆声的合作伙伴 , 同时也是相互博弈的竞争对 ⼿!他们在⽆形中和众多⼩散⼾⼀起共同组成了游资的江湖!这个江湖⾥⾯有技术超群的游 资⼤佬 , 也有新⽣代的短线⾼⼿ , 还有更多信仰⼤于技术的⼩散⼾们 , 其组成结构⾮常复 杂。但是这不是重点 , 重点是他们有共同的涨停板信仰 , 龙头股信仰 , 打板信仰。 他们的 理念、 模式和⽬标与机构资⾦完全不同。 甚⾄也得不到机构资⾦的认同 , 他们中的骄骄者 ⾃然也看不上机构资⾦所谓价值投资的玩法。 所以 , ⼤部份时间中 , 市场实际就是机构与 游资各⾃为阵 , 圈定势⼒的战场。
过去 , 在早期的时候 , 这个江湖并不⾮常⼤ , 受监管层关注的程度也不⾼ , 其套利秘密和 技术模式只被少数⼈掌握。 所以 , 最早⼀批发现这个江湖、 懂得这个江湖、 并在这个江湖 混的⼈⾮常赚钱!但是 , 现在江湖的⽣态和环境已经发⽣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江湖在壮 ⼤ , 这个江湖已经受到监管层的⾼度关注 , ⾥⾯的模式也随市场的发展更加同质化⽽出现 变异和进化。 但是 , 江湖最根本的东西并没有变 , 那就是博弈的本质、 ⼈性和市场合⼒ 。 所以 , 要学好板学 , 仍然必须把这些最根本的内容理解透。
根据溢价率分类
除了按照资⾦性质分类外 , 我们还可以根据溢价率对涨停板进⾏分类:
利好票与新股的错杀开板回封: 这类股票由于利好或重组开启⼀字板连板 , 受⼤盘影响⽽ 提前开板 , 待环境恢复后回封涨停 , 次⽇继续上攻。 例如 , 某只股票因重⼤资产重组连续 ⼀字板涨停 , 但由于⼤盘调整⽽提前开板 , 当市场情绪恢复后 , 该股可能回封涨停并继续 上涨。
板块性热点的龙头溢价: 当热点整体性⾛强时 , 龙头率先上板 , 基于⽐价效应 , 龙头次⽇ 有溢价。 在这种情况下 , 龙头股的涨停往往具有⽰范效应 , 带动整个板块的上涨。 例如 , 在新能源汽车板块⾛强时 , 宁德时代作为⾏业龙头率先涨停 , 往往能够引领整个板块的上 涨⾏情。
独苗股的套利性机会与独角兽妖股的参与⽅法: 独苗股由于利好消息刺激⽽上涨 , 但次⽇ 溢价不确定性⾼ , 打板操作需谨慎。 这类股票虽然有短期上涨动⼒ , 但由于缺乏板块共振
和市场共识 , 溢价空间往往有限 , 且炸板风险较⾼。
1.3 打板市场的微观结构
要真正掌握打板策略 , 投资者需要深⼊理解打板市场的微观结构 , 尤其是游资⽣态和资⾦ 博弈机制。 只有掌握了这些核⼼要素 , 才能在实战中做出准确的判断。
游资⽣态分析
在A股市场中 , 游资⼀直是推动短期炒作的重要⼒量。 游资⽣态具有以下⼏个显著特点:
⾸先 , 游资是一群在市场的各角落中有着相同的以纯粹投机套利为信仰的⼈ 。他们不追求 价值投资 , ⽽是专注于通过短线炒作获取超额收益。 这与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鲜明对⽐。
其次 , 游资资⾦规模庞⼤且灵活。 这股资⾦在熊市中可能⼏百亿 , 在⽜市中可能上千亿。 他们能够迅速聚集⼤量资⾦推动股价上涨 , 也能在短时间内撤离 , 造成股价⼤幅波动。
第三 , 游资内部存在复杂的⽣态结构。 这个江湖⾥⾯有技术超群的游资⼤佬 , 也有新⽣代 的短线⾼⼿ , 还有更多信仰⼤于技术的⼩散⼾们。 这些不同层次的参与者构成了⼀个复杂 的⽣态系统 , 相互合作⼜相互竞争。
最后 , 游资具有强⼤的市场影响⼒ 。他们善于在市场中推龙造妖 , 制造赚钱效应突出的连 板股 , 吸引市场⽬光关注。 这种能⼒使得游资能够主导短期市场⾛势 , 创造出”妖股”等特 殊市场现象。
打板代表⼈物
在中国股票市场打板领域 , 这些⼈物凭借独特风格与经典操作闻名:
炒股养家( 林⼴昌): 以精准把握市场情绪著称 , 擅⻓题材股打板 , 被称为 “ ⼀字板之王 ” 。他曾在某热⻔题材初现时 , 迅速打板龙头股 , 借助市场情绪升温 , 推动股价连续涨 停 , 展现对情绪与节奏的超强掌控⼒ 。
赵⽼哥( 赵强): 8年实现10万倍收益的传奇 , 龙头战法代表。 2015年 “ 中国中车 ” ⼀战成 名 , 在该股启动阶段连续打板介⼊ , 借⽜市热度与市场合⼒ , 实现股价飙升 , 获利丰厚,印证其龙头接⼒的凶悍风格。
涅盘重⽣: 擅⻓情绪周期判断 , 从亏损⾛向稳定盈利。 曾在市场情绪低迷转暖的关键节 点 , 精准打板某⼈⽓股 , 抓住情绪转折窗⼝ , 实现快速盈利 , 体现对周期节奏的深刻理 解。
退学炒股: ⼤学⽣退学专职炒股 , 以分享详细交易逻辑为特⾊ 。例如在某只题材股爆发前 , 通过公开分析其题材潜⼒与资⾦动向 , 果断打板介⼊ , 事后完整拆解交易思路 , 为股 ⺠提供实战参考。
章盟主( 章建平): 游资⼤佬 , 资⾦实⼒雄厚 , 操作⼿法凶悍。 早年曾以⼤资⾦强势封板 中信证券 , ⼀战成名 , 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判断与资⾦优势 , 主导个股短期连板⾏情 , 奠定 其在游资圈的地位。
这些⼈物以各⾃的策略与经典案例 , 在打板历史中留下鲜明印记 , 成为中国股市打板⽂化 的重要注脚。
资⾦博弈机制
打板本质上是⼀种资⾦博弈游戏 , 理解其中的博弈机制对于成功实施打板策略⾄关重要。
涨停板之所以暴⼒ , 是因为涨停板实现了在⼀个极短时间内 , 多数⼈的钱被少数⼈赚⾛,
所以产⽣了暴利效应。 例如 , ⼀些个股出现⾸次涨停后或连续涨停后 , 在涨停价前后的位 置 , 作为主流资⾦的少数⼈开始出货 , 由于这些资⾦在涨停前实现了潜伏或打板建仓 , 已 经实现盈利!此时的货再被新买⼊者接⼿ , 就完成了利益的交换 , 后⼊者成为先⼿的买单者!利益的分配 , 让先⼿在⼀两天内可以快速暴赚10%或20%。 这种利润率对于实业经营来 讲是难以想象的!所以 , 涨停板技术是市场最热、 最⽜ 、 最暴利、 也是最稀缺的技术。
在这种博弈过程中 , 主⼒资⾦往往扮演着关键角⾊ 。有时候 , 股票的涨停可能是主⼒资⾦ 刻意操纵的结果。 主⼒资⾦可能通过拉抬股价吸引散⼾跟风买⼊ , 然后在⾼位出货 , 导致 股价⼤幅下跌 , 打板投资者遭受损失。 因此 , 识别主⼒资⾦的真实意图 , 是打板成功的关 键因素之 ⼀。
涨停板形成的价格发现过程
涨停板不仅是价格的上限 , 更是市场⼒量的集中体现。 ⼀个简单的例⼦就能说明问题: 王 同学考100分 , 李同学考95分 , 但他俩真实差距很难只差5分。 王同学考100分 , 是满分只 有100分 , ⽽李同学考95分 , 是他只能考到95分。 得出客观结论就是王同学更强 , 未来期 望正常也更强。 所以咱们买超短股 , 为了后续更⾼的收益期望 , 与其追9%的股 , 不如直 接做涨停股。
通常 , 当⽇涨停的个股 , 后续惯性上涨概率⾼于当⽇未涨停的个股 , 尽管未涨停个股当⽇ 涨幅已达9% , 也是如此。 这种现象表明 , 涨停板是市场⼒量的集中表现 , 能够有效筛选 出真正受到资⾦⻘睐的个股。
在实战中 , 涨停板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单扫货、 盘感到快要或⼤概率⻢上涨停的迹象。 需 要扫板的票 , 通常是盘⼝很强的强势股 , 上板分时呈不同⻓度的⾼斜率/直线拉升⾛势。 常 见的就是早盘强势拉升的⾸板/接⼒板、 情绪转折午后的直线拉升⾼辨识度板 , 机构抢筹建 仓板等。
通过以上分析 , 我们可以看出 , 涨停板的形成是⼀个复杂的价格发现过程 , 涉及多⽅资⾦ 的博弈和市场情绪的变化。 只有深⼊理解这⼀过程 , 才能在打板时做出准确判断 , 提⾼成 功率。
第⼆部分:常见的打板策略分类与操作⽅法
在了解了打板的核⼼概念和市场环境后 , 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的打板策略及其操作⽅ 法。打板策略可以根据时间、 ⼿法和战法等多种维度进⾏分类 , 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操 作要点和适⽤场景。 本部分将详细解析这些策略 , 帮助投资者在实战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1 打板策略按时间分类
根据打板时机的不同 , 我们可以将打板策略分为早盘打板、 午盘打板和尾盘打板三种主要 类型。 不同时间段的打板各有其特点和技巧 , 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个⼈偏好选择合 适的打板时机。
2.1.1 早盘打板
早盘打板是指在上午开盘后的较短时间内( 通常为9:30-10:00) 进⾏的打板操作。 这是最 为常见的打板时间窗⼝ , 也是资⾦最为活跃的时段。
按涨速选择: 在特定时间段内 , 如早上9点30-10点之间以及中午11点25分-13点30分 , 通 过观察涨速榜来选择股票。 ⼀般强势个股会在早上9点35分左右涨停 , 所以在9点35分之 前 , 按照涨速对股票进⾏筛选 , 重点关注涨速较快的股票 , 并剔除半年以上都没有涨停过 的股票。
按量⽐选择: 9点25分之后 , 将竞价量⽐排名前20名的股票加⼊⾃选股 , 然后去掉前⼀天 涨停的股票。 等待开盘后 , 观察股票的⾛势 , 若股票⼤涨 , 同时量能能够有效跟上 , 就可 以参与打板; 如果股票涨停太快但量能不⾜ , 容易出现炸板情况 , 此时可以考虑打⼆封的 机会( 即第⼀次涨停打开后 , 再次封板时介⼊)。
按时间选择: ⼀⽅⾯ , 除了在9点35分之前按照涨速排名选择外 , 还可以在11点30分前后 选择⾸板涨停的股票。 通常每周都会有2-3次以上出现11点30分之前直线拉涨停的股票,所以在11点25分之后就不断盯着涨速榜刷新 , 结合板块、 量价、 K线等因素 , 选择在11点 29分涨停的股票参与打板 , ⼀般第⼆天会有不错的溢价。 另⼀⽅⾯ , 当龙头股断板跳⽔ 时 , 选择涨速向上的股票 , 这类股票⼤多具有补涨属性 , 容易直线拉升与龙头股形成跷跷 板效应 , 此时参与可能吃到1-2个板的溢价。
早盘打板的优势在于资⾦最为活跃 , 市场关注度⾼ , 更容易发现真正的热点题材。 但同时 也⾯临最⼤的竞争压⼒ , 对投资者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要求较⾼。
2.1.2 午盘打板
午盘打板主要指在下午开盘后( 通常为13:00-14:00) 进⾏的打板操作。 这个时间段的打 板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的转折和热点的切换。
情绪转折后的打板: 午盘后市场情绪可能发⽣明显变化 , 尤其是当⼤盘由跌转涨或由涨转 跌时 , 往往会出现情绪转折点。 此时 , 资⾦可能会迅速涌⼊某些板块 , 推动相关个股涨停。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 及时把握打板机会。
板块轮动中的打板: 午盘往往是板块轮动较为频繁的时段 , 当某个板块在午盘后突然发⼒ 时 , 其龙头股往往会出现涨停机会。 例如 , 当券商板块在午盘后突然启动时 , 其龙头股可 能会迅速涨停 , 此时便是良好的打板时机。
午盘直线拉升型打板: 类似早盘的直线拉升型打板 , 但发⽣在午盘时段。 这类打板需要投 资者具备敏锐的盘感和快速反应能⼒ , 能够在股价开始快速拉升时及时买⼊。
午盘打板相较早盘打板 , 竞争压⼒较⼩ , 但对市场情绪的把握要求更⾼ 。投资者需要具备 较强的情绪判断能⼒和板块轮动预判能⼒ 。
2.1.3 尾盘打板
尾盘打板是指在下午收盘前( 通常为14:30-15:00) 进⾏的打板操作。 这个时间段的打板 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风险。
尾盘封板后的打板: 当个股在尾盘( 通常是下午2点后) 才封板时 , 由于临近收盘 , 资⾦ 在次⽇的承接⼒往往较强。 根据的分析 , 下午封的板 , 你可能需要排在1/4-1/2倍封单内, 成交概率才更⼤些 , 若是尾盘下午2点半后才封板的话 , 可能需要排在1/4之前了。 这种情 况下 , 投资者需要提前预判个股的封板可能性 , 并做好排队准备。
龙头股断板跳⽔时的补涨机会: 当龙头股在尾盘出现断板跳⽔时 , 资⾦可能会迅速转向其 他潜在的补涨标的。 此时 , 选择涨速向上的股票 , 这类股票⼤多具有补涨属性 , 容易直线 拉升与龙头股形成跷跷板效应 , 此时参与可能吃到1-2个板的溢价。
尾盘偷袭型打板: 有些主⼒资⾦会选择在尾盘最后⼏分钟突然拉涨停 , 这种情况下 , 投资 者需要在最后时刻迅速反应 , 及时买⼊ 。但这种操作风险较⼤ , 需要投资者具备较⾼的技 术⽔平和⼼理素质。
尾盘打板的优势在于资⾦较为确定 , 次⽇封单概率⾼ , 但同时也⾯临着更⼤的不确定性和 更少的反应时间。 投资者需要在速度和准确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2.2 打板⼿法分类
除了按时间分类外 , 打板策略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法进⾏分类。 不同的打板⼿法适⽤于不 同的市场环境和个股特性 , 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2.1 扫板
扫板是在还未涨停 , 但已出现⼤单扫货 , 盘感到快要或⼤概率⻢上涨停之时 , 主动挂涨停 价扫单买⼊的⼿法。 这种⽅法要求投资者具备敏锐的盘感和快速的反应能⼒ 。
需要扫板的票 , 通常是盘⼝很强的强势股 , 上板分时呈不同⻓度的⾼斜率/直线拉升⾛势。 常见的就是早盘强势拉升的⾸板/接⼒板、 情绪转折午后的直线拉升⾼辨识度板 , 机构抢筹 建仓板等。
⼀个典型的扫板案例是2021年7⽉16⽇易事特的涨停过程。 最开始是⼏个千⼿级单点⽕,
随后3万⼿开扫 , 但这时涨幅16 .52% , 上⾯挂单也较多 , 咱们这时虽⾮常留意 , 但还不能 点确认直接跟随扫。 紧接着 , 3秒后( ⾮全速盘⼝ , 盘⼝界⾯是3秒⼀跳), ⻢上来了5万⼿ ⼤扫单 , 最后⼀档都能看到了 , 在市场、 板块、 个股等逻辑⽀撑下 , 此种⽓势 , 这时直接 就可以点确认扫板了。 随后可看到 , 直接封板 , 全天没打开过。 上⾯第⼀时间扫⼊ , 最差 后续也是能排进的。
扫板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主⼒资⾦的意图和⼒度 , 这需要投资者对盘⼝语⾔有深⼊的理解 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扫板的核⼼在于”快”和”准”, 投资者需要在主⼒资⾦拉升的关键时刻 果断出⼿ , 既不能过早导致成本过⾼ , 也不能过晚导致⽆法买⼊。
2.2.2 灵活排板
灵活排板是指在封板后 , 达到⼼理封单量后 , ⽴即挂涨停价排队的⼿法。 这种⽅法相对扫 板来说更为稳健 , 但对封单量的判断要求较⾼。
需要排板的票 , 通常是封板前留⼀两档 , 慢慢吃货或对倒增加量能 , (看似)弱板、 弱板、 烂板居多。 不直接封板的原因有很多 , 常见的有: 合⼒票在等( 午后) 确定性或等量、 主 ⼒/机构控盘洗盘、 确实是弱板、 虽分歧⼤但当⽇反脆弱。
⼀个典型案例是2021年6⽉19⽇的强趋势股⼴誉远。 全天的低开⾼⾛逼近涨停的分时明显 是等尾盘确定性( 很多⼈⽓股、 机构票都是这样)。作为打板选⼿ , 14点11分前 , ⼩单买 卖的时候 , 咱们通常⽆需提前下单 , 直到出现3328⼿⼤单时 , 就要注意可能要封板了。 事 实是直接出现8千⼿跟扫单 , ⽽涨停价最后⼀档只剩下200⼿ , 见到这刻 , 你肯定是要⽴即 点确定下单的 , 以便排在靠前的位置。 可以看到 , 下三秒直接封死了 , 你看到上⾯信号下 单及时 , 就可以排在靠前的置。
灵活排板的关键在于排单位置的判断。 正确地是看相对的 , 即超过5倍于个股实际流通股 的封单 , 就是强势封单。 像⼴誉远的实际流通股近4亿股 , 那么1⽐1封单就需要4万股 , 5
倍封单需要20万股。 很多强势上板的股 , 刚封板时能接近5倍 , 但通常随后会有⼈撤单, 能在收盘还能维持5倍及以上 , 才是真正超强。
⽽正常封板就是2-3倍左右 , 不追求超强 , 咱们排板的位置 , 依上板情况( 时间、 ⽓势等) 和获利盘待抛程度⽽定 , 是灵活的。 像上午封的板 , 你排在1/2-1倍封单内 , 通常全天下 来 , 是能成交的。 ⽽下午封的板 , 你可能需要排在1/4-1/2倍封单内 , 成交概率才更⼤些 , 若是尾盘下午2点半后才封板的话 , 可能需要排在1/4之前了。 总之越晚封板的 , 排单就要 靠前。
灵活排板相⽐扫板更加稳健 , 但对市场环境和个股特性的把握要求更⾼ 。投资者需要在确 定性与速度之间找到平衡点 , 既要确保买⼊的股票有⾜够的封单保证次⽇溢价 , ⼜要避免 因排队过晚⽽⽆法成交。
2.2.3 正常打板
正常打板处于强势扫板和灵活排板之间 , 多为在⼤单吃最后⼀档时 , 跟随买⼊的⼿法。 这 种⽅法兼具了扫板的果断和排板的稳健 , 是许多投资者常⽤的打板⽅式。
典型的正常打板案例包括2023年5⽉25⽇的鸿博股份和2020年12⽉24⽇的郑州煤电。 在 这两种情况下 , 投资者可以在主⼒资⾦⼤单吃掉最后⼀档时迅速跟进买⼊ , 既不会错过机 会 , ⼜能确保有⼀定的成交概率。
正常打板的关键在于把握主⼒资⾦的⼤单⾏为 , 这需要投资者对盘⼝有敏锐的观察⼒和准 确的判断⼒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单流向和封单变化 , 及时捕捉主⼒资⾦的动作信号。
2.2.4 打回封( ⼆封三封等)
打回封是指在第⼀次封板失败后 , 打⼆封或三封等的⼿法。 这种⽅法适⽤于那些第⼀次涨 停失败但仍有上涨动⼒的个股 , 是对⾸次封板失败后资⾦⼆次尝试的跟进。
需要这种⼿法介⼊的票 , 通常也是⼀封确定性不够 , 如量能不够等、 主⼒试盘等。 典型的 就像2021年6⽉1⽇的⽼情⼈海南椰岛 , 盘前没有⼤利好刺激下 , 早盘冲板⼀封秒开( 俗称 点板), 原因主要就是量能不够 , 持筹者认为封不了板 , 先砸拿到⽇内满格收益再说。 后 续量能、 确定性上来后 , ⼆封完成封板。
可能有投资者疑问: 上⾯这分时图 , 早盘也没看到上板啊? 答案是点开”历史重现”就知道 了 , 何为点板 , 就是快⽆影去⽆踪。 封住后: 秒开 , 直接快速回落。
打回封是相对最难的⼀项 , 因为它要求投资者准确判断资⾦的⼆次进攻意愿和强度。 这需 要投资者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 能够从细微的盘⼝变化中发现资⾦的真 实意图。
2.3 常见打板战法详解
在实际操作中 , 投资者往往会采⽤⼀些特定的打板战法 , 这些战法通常结合了上述时间和 ⼿法的分类 , 形成了系统化的操作策略。 下⾯我们将详细介绍⼏种常见的打板战法。
2.3.1 龙头股打板战法
龙头股打板战法的核⼼在于选择龙头股并把握其⼆波机会。 龙头股是在⼀波⾏情中最具辨 识度、 赚钱效应的核⼼标的 , 通常在所属板块中率先涨停 , 且对板块内其他股票有带动作 ⽤ 。 ⽐如在某⼀热⻔题材板块中 , 连续涨停、 成交量放⼤ 、 市场关注度⾼的股票 , 就可能 是龙头股。
把握⼆波机会是龙头股打板战法的重要环节。 龙头股上涨完第⼀波后 , 经过⼀段时间( 可 能是⼏天) 调整 , 若题材还在持续炒作 , 龙头股可能迎来第⼆春。 此时 , 当均线企稳 , 出 现⾸次涨停时可考虑上车。 ⼀般来说 , 10⽇线是重要⽀撑位 , 不能有效跌破 , 且⼆波上涨 时成交额通常⽐前⼀波⼤ , 需要更⼤的市场合⼒ 。
⼀个典型的案例是某龙头股在连续三个涨停板后 , 第四个涨停板时出现⼤量卖盘导致炸
板 , 但股价在当天或随后⼏天内能够重新⾛强并封住涨停 , 这可能是⼀个介⼊机会。 这种 情况下 ,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和板块热度 , 抓住龙头股⼆次启动的良机。
龙头股打板战法的优势在于胜率相对较⾼ , 资⾦认可度好 , 但对题材持续性和龙头地位的 判断要求较⾼ 。投资者需要对市场热点有敏锐的把握 , 能够准确识别真正的龙头股 , 并及 时跟进其⼆波⾏情。
2.3.2 一进⼆打板战法
⼀进⼆打板战法是指在股票第⼆个涨停板时介⼊的策略。 这种战法需要投资者在选股、 观 察指标和打板时机等⽅⾯都有明确的标准。
选股⽅⾯ , 有热点题材且图形标准的股票优先考虑。 热点题材能吸引市场资⾦关注 , 增加 股票上涨的动⼒ ; 图形标准例如股价⾛势流畅、 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等 , 可从技术⾯反映 股票的强势特征。
观察指标⽅⾯ , 除了题材和图形 , 还需结合其他指标进⼀步筛选 , 如成交量、 换⼿率等。 成交量需明显放⼤ , 换⼿率适中 , 过⾼或过低的换⼿率都可能预⽰着风险或机会不⾜。
打板时机⽅⾯ , 当股票符合上述条件 , 且在第⼆个涨停板时 , 若能够快速封板 , 且封板量 较⼤ , 可考虑打板介⼊ 。 同时 , 要密切关注市场整体氛围和板块联动情况 , 若市场情绪⾼ 涨、 板块内其他股票也表现强势 , 打板的成功率可能更⾼。
⼀进⼆打板战法的优势在于风险相对可控 , 市场已有⼀定的认可度 , 但同时也要⾯对更⾼ 的资⾦⻔槛和更激烈的竞争。 投资者需要在题材热度、 个股形态和市场环境之间找到最佳 的平衡点。
2.3.3 ⾸板打板战法
⾸板打板战法是指在股票第⼀个涨停板时介⼊的策略。 这种战法对投资者的反应速度和判 断⼒要求较⾼ , 但也提供了更⾼的潜在收益。
按涨速选择: 在特定时间段内 , 如早上9点30-10点之间以及中午11点25分-13点30分 , 通 过观察涨速榜来选择股票。 ⼀般强势个股会在早上9点35分左右涨停 , 所以在9点35分之 前 , 按照涨速对股票进⾏筛选 , 重点关注涨速较快的股票 , 并剔除半年以上都没有涨停过 的股票。
按量⽐选择: 9点25分之后 , 将竞价量⽐排名前20名的股票加⼊⾃选股 , 然后去掉前⼀天 涨停的股票。 等待开盘后 , 观察股票的⾛势 , 若股票⼤涨 , 同时量能能够有效跟上 , 就可 以参与打板; 如果股票涨停太快但量能不⾜ , 容易出现炸板情况 , 此时可以考虑打⼆封的 机会( 即第⼀次涨停打开后 , 再次封板时介⼊)。
按时间选择: ⼀⽅⾯ , 除了在9点35分之前按照涨速排名选择外 , 还可以在11点30分前后 选择⾸板涨停的股票。 通常每周都会有2-3次以上出现11点30分之前直线拉涨停的股票,
所以在11点25分之后就不断盯着涨速榜刷新 , 结合板块、 量价、 K线等因素 , 选择在11点 29分涨停的股票参与打板 , ⼀般第⼆天会有不错的溢价。 另⼀⽅⾯ , 当龙头股断板跳⽔ 时 , 选择涨速向上的股票 , 这类股票⼤多具有补涨属性 , 容易直线拉升与龙头股形成跷跷 板效应 , 此时参与可能吃到1-2个板的溢价。
⾸板打板战法的优势在于介⼊时机较早 , 潜在收益空间⼤ , 但同时⾯临的不确定性也更 ⾼ 。投资者需要对市场热点有敏锐的把握 , 能够准确判断个股的⾸板质量和持续性。
通过对以上打板策略和战法的分析 , 我们可以看出 , 成功的打板操作不仅需要对市场有深 ⼊的理解 , 还需要投资者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 、 快速的反应能⼒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意
识。只有在充分了解各种打板策略的特点和适⽤场景的基础上 , 投资者才能在实战中做出 更明智的选择 , 提⾼打板的成功率 , 降低投资风险。
第三部分:打板策略的量化分析与数据⽀持
随着⾦融科技的发展 , 量化交易正逐渐渗透到A股市场的各个交易领域 , 打板策略也不例 外。 量化分析不仅能帮助投资者客观评估打板策略的有效性 , 还能提供科学的风险管理⼯ 具和决策依据。 本部分将从量化模型设计、 统计数据⽀持和风险收益分析三个⽅⾯ , 对打 板策略进⾏量化研究 , 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投资参考。
3.1 量化打板策略的设计原理
量化打板策略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算法 , 基于历史数据的分析 , 制定出⼀套科学的投资策 略。它不同于传统的主观判断 , ⽽是依靠数据驱动的客观决策过程。
3.1.1 量化打板的定义与优势
量化打板, 顾名思义, 是一种通过量化模型来进⾏股票投资的策略。 它的核⼼思想是通过 对⼤量历史数据的分析 , 找出市场中的规律 , 从⽽制定出⼀套科学的投资策略。 量化打板 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和算法 , 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 , 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 的投资建议。
量化打板相较于传统打板策略 , 具有四⼤显著优势:
⾸先是数据驱动。 量化打板的最⼤优势就是数据驱动。 通过对⼤量的历史数据进⾏分析 , 可以找出市场中的规律 , 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投资建议。 这种基于数据的投资⽅ 式 , 可以避免⼈为的主观判断 , 提⾼投资的准确性。
其次是系统化。 量化打板是⼀种系统化的投资策略。 它通过对市场的深⼊研究 , 将投资过 程分解为多个环节 , 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则和标准。 这种系统化的投资⽅式 , 可以 提⾼投资的效率 , 降低投资的风险。
第三是客观性。 量化打板是⼀种客观的投资策略。 它不受投资者的主观情绪影响 , 可以在 不同的市场环境下 , 保持相对稳定的投资表现。 这种客观的投资⽅式 , 可以帮助投资者克 服⼼理障碍 , 提⾼投资的稳定性。
最后是灵活性。 量化打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投资者可以根据⾃⼰的需求 , 对量化模型进 ⾏调整和优化 , 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 这种灵活性 , 使得量化打板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环 境下 , 都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果。
3.1.2 量化模型构建流程
构建⼀个有效的量化打板模型 , 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 包括数据收集、 特征提取、 模型训练 和策略测试等。 以⼀个简单的量化打板策略为例 , 其构建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个步骤:
第一步: 筛选涨停分类。 打板细分领域来看 , 有专做⾸板的 , ⼆板的 , 也有龙⼀龙⼆的等 等细分 , 但由于实时⾏情的订阅⼀般是有限制的 , 如果同时订阅全市场4000多只股票的实 时数据 , 运⾏速度肯定是很慢的 , 所以我们不妨缩⼩下范围——只打⼆板的股票。 可以通
过分析股票的历史数据 , 筛选出炸板率较低的股票作为⾃选池。 这⾥⾯你就要先选出涨 停 ,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借助当天涨停选股器更加⽅便。
第⼆步: 设计简单的打板逻辑, 解决炸板率问题。 盘中实时监控上⼀交易⽇的⾸板股票, 当级别中的卖五价格⼤于涨停价( 即连续竞价中卖五价格为0) 后买⼊股票 , 每天平均买 ⼊N只; 次⽇尾盘判断是否涨停 , ⾮涨停即卖出。 这可以通过使⽤tush are等数据接⼝获 取股票的历史数据 , 并根据⼀定的筛选规则来确定炸板率。 使⽤tush are的数据接⼝获取 所有股票最近两年的历史数据 , 并对数据进⾏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 , 还需要注意⼏个关键事项:
1. 为避免买⼊已涨停的股票或者卖出已跌停的股票 , 在买⼊前判断卖⼀挂单价是否为 零 , 在卖出前判断买⼀挂单价是否为零 , 买⼀卖⼀价下单。
2. tick级别下 , 集合竞价区间存在卖五价格为零的情况 , 增加时间限制 , 限制在9:30过 后才交易。
3. 每天轮动5只股票 , 当前天有N只持仓股涨停未卖出的情况下 , 今⽇可买⼊数量调整为 5-N , 以防持仓超过限制 , 资⾦不⾜。
4. 为避免重复下单 , 下单前需要过滤持仓股 , 注意在仿真和实盘中持仓数据的更新需要 经历信号发单、 券商柜台、 交易所撮合等⼀系列过程 , 会出现tick⾏情快于持仓数据更
新的情况 , 所以需要创建个变量⾃主维护持仓信息。
5. tick级别回测速度慢 , 在当⽇仓位买完之后 , 订阅的数据就没有⽤到了 , 可以先取消数 据订阅 , 等尾盘定时卖出时再对持仓开启 , 以加快回测速度。
第三步: 回测设置。 ⼀个完整的量化打板回测需要设置多个参数 , 包括回测时间、 回测品 种、 初始资⾦ 、 ⼿续费和滑点等。 以⼀个简单的量化打板策略为例 , 其回测设置如下:
. 回测时间: 可以⾃定义 , 例如最近⼏个⽉的tick级别数据 . 回测品种: 全A股 , 剔除停牌股和⼀个⽉以内的次新股
. 初始资⾦: 100万( 根据⾃⼰的资⾦量来)
. ⼿续费: 0 .0008( 双边万三佣⾦+单边千⼀印花税 , 共千1 .6 , 即双边万8) . 滑点: 0 .0001( 双边万1)
3.1.3 数据分析⽅法
量化打板策略的核⼼在于数据分析 , 通过对⼤量历史数据的挖掘 , 找出影响涨停板形成和 持续的关键因素。 常⽤的数据分析⽅法包括统计分析、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
在实际应⽤中 , 投资者需要关注⼏个关键指标:
⾸先是炸板率。 炸板率是衡量打板策略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tush are等数据接⼝对于 所有的股票最近两年的历史数据全部分析⼀遍 , 从中挑出炸板率低于70%的股票数据。 筛 选规则为: 如果当⽇最⾼价等于涨停价等于收盘价 , 则正样本+1 , 如果当⽇最⾼价等于涨 停价但是⾼于收盘价 , 则被认为是炸板 , 则负样本+1 , 然后针对每个股票的炸板率进⾏统 计。然后讲筛选后的股票加⼊到股票的⾃选池中 , 这些股票被认为是股性⽐较好的股票。
其次是隔天溢价。 将炸板率低的股票隔天的中位数 , 作为我们的交易价格 , 计算溢价率 , 将平均溢价率⼩于1 .0%的股票剔除 , 剩下的就是我们⾃选池的所有股票。 通过这种筛选, 可以进⼀步提⾼打板的成功率和预期收益。
第三是交易接⼝ 。将股票数据导⼊量化交易平台中 , 然后涨停价触发⾃动挂单 , 这样⼦ , ⼀个最简单的⾸板交易系统就算是做好了。 后续如果改进的话 , 可以考虑把⼤盘指数和情 绪因⼦加进来 , ⼤盘好的时候炸板率低 , 溢价率⾼ , 然后把机器学习模型导⼊进来 , 可以 在9 .5%的时候触发⾃动挂单 , 直接扫板。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法 , 量化打板策略可以在⼀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打板策略的主观性和不 确定性 , 提供更加客观和稳定的交易决策⽀持。
3.2 涨停板成功率的统计分析
在实施打板策略前 , 了解不同阶段涨停板的成功率数据 , 对于制定科学的交易计划⾄关重 要。通过对⼤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 我们可以发现⼀些有价值的规律和趋势。
3.2.1 不同阶段涨停板的成功率
根据统计分析 , 涨停板在不同阶段的成功率存在明显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个⽅⾯:
. 1板进2板的成功率: 从⾸板到⼆连板的成功率约为50%-60% , 这表明⾸板后的持续性 相对较⾼ , 但仍有⼀半以上的概率会炸板
. 2板进3板的成功率: ⼆连板后继续涨停的概率下降到40%-50% , 显⽰连板难度开始增 加
. 3板进4板的成功率: 三连板后继续涨停的概率进⼀步下降到30%-40% . 4板及以上的成功率: 四连板及以上的概率显著下降 , 通常低于20%
这些数据表明 , 随着连板次数的增加 , 涨停板的持续性呈现递减趋势 , 这与市场资⾦博弈 的规律相符。 每增加⼀个涨停板 , 都需要更多的资⾦参与和更强的市场共识 , ⽽随着⾼度 的增加 , 这种共识越来越难以形成。
3.2.2 影响涨停成功率的因素
涨停板的成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理解这些因素对于提⾼打板成功率⾄关重要。
⾸先 , 市场环境是影响涨停成功率的⾸要因素。 打板战法有多种 , 且其成功率会受到市场 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 并没有绝对成功率最⾼的单⼀战法。 在⽜市环境中 , 市场整体氛围 积极 , 资⾦充⾜ , 涨停板的持续性往往更好; ⽽在熊市或震荡市中 , 市场信⼼不⾜ , 资⾦ 谨慎 , 涨停板的炸板率则相对较⾼。
其次 , 个股特性对涨停成功率有显著影响。 龙头股由于其在板块中的领导地位 , 往往能够 吸引更多资⾦关注 , 涨停板的持续性相对较好。 此外 , 个股的基本⾯ 、 流通盘⼤⼩ 、 筹码 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涨停板的稳定性。
第三 , 资⾦⾯因素也⾄关重要。 主⼒资⾦的态度和⾏为直接影响涨停板的形成和持续。 有 时候 , 股票的涨停可能是主⼒资⾦刻意操纵的结果。 主⼒资⾦可能通过拉抬股价吸引散⼾ 跟风买⼊ , 然后在⾼位出货 , 导致股价⼤幅下跌 , 打板投资者遭受损失。
最后 , 板块热度也是重要因素。 在热点板块中 , 资⾦关注度⾼ , 板块内股票之间存在联动 效应 , 龙头股的涨停往往能够带动整个板块上涨 , 从⽽提⾼后续涨停的可能性。
3.2.3 龙头股与⾮龙头股的涨停表现差异
龙头股与⾮龙头股在涨停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 这直接影响打板策略的选择和实施。
龙头股是在⼀波⾏情中最具辨识度、 赚钱效应的核⼼标的 , 通常在所属板块中率先涨停, 且对板块内其他股票有带动作⽤ 。龙头股的涨停往往具有更强的持续性和更⾼的溢价空
间。 当龙头股出现涨停 , 特别是在三板成妖后 , 若在四板、 五板时爆量炸板 , 但经历分歧 后没有倒下 , 后续可能有更⼤上涨空间。 例如 , 某龙头股在连续三个涨停板后 , 第四个涨 停板时出现⼤量卖盘导致炸板 , 但股价在当天或随后⼏天内能够重新⾛强并封住涨停 , 这 可能是⼀个介⼊机会。
相⽐之下 , ⾮龙头股的涨停持续性相对较弱 , 溢价空间也较⼩ 。特别是那些因利好消息刺 激⽽上涨的独苗股 , 由于缺乏板块共振和市场共识 , 溢价空间往往有限 , 且炸板风险较⾼。
因此 , 在打板策略的实施中 , 投资者应该优先关注龙头股的涨停机会 , ⽽⾮盲⽬追涨⾮龙 头股。 把握⼆波机会也是龙头股打板战法的重要环节。 龙头股上涨完第⼀波后 , 经过⼀段 时间( 可能是⼏天) 调整 , 若题材还在持续炒作 , 龙头股可能迎来第⼆春。 此时 , 当均线 企稳 , 出现⾸次涨停时可考虑上车。 ⼀般来说 , 10⽇线是重要⽀撑位 , 不能有效跌破 , 且 ⼆波上涨时成交额通常⽐前⼀波⼤ , 需要更⼤的市场合⼒ 。
3.3 盈亏⽐与资⾦曲线分析
在评估打板策略的有效性时 , 盈亏⽐和资⾦曲线是两个关键指标 , 它们直接反映了策略的 盈利能⼒ 、 风险⽔平和稳定性。
3.3.1 打板策略的盈亏⽐测算
盈亏⽐是衡量交易策略质量的重要指标 , 它反映了每笔交易的平均收益与平均亏损之⽐。 通过对⼤量历史数据的分析 , 我们可以对打板策略的盈亏⽐进⾏科学测算。
在量化打板策略中 , 盈亏⽐的测算主要涉及两个关键因素: 炸板率和隔天溢价。
炸板率是指股票在涨停后次⽇未能继续涨停的概率。 通过tush are等数据接⼝对于所有的 股票最近两年的历史数据全部分析⼀遍 , 从中挑出炸板率低于70%的股票数据。 筛选规则 为: 如果当⽇最⾼价等于涨停价等于收盘价 , 则正样本+1 , 如果当⽇最⾼价等于涨停价但 是⾼于收盘价 , 则被认为是炸板 , 则负样本+1 , 然后针对每个股票的炸板率进⾏统计。 然 后将筛选后的股票加⼊到⾃选池中 , 这些股票被认为是股性⽐较好的股票。
隔天溢价是指股票在涨停后次⽇的开盘价格相对于涨停价的溢价⽔平。 将炸板率低的股票 隔天的中位数 , 作为我们的交易价格 , 计算溢价率 , 将平均溢价率⼩于1 .0%的股票剔除, 剩下的就是我们⾃选池的所有股票。 通过这种筛选 , 可以进⼀步提⾼打板的成功率和预期 收益。
在实际操作中 , 打板策略的盈亏⽐通常呈现” ⾼收益、 ⾼风险” 的特征。 ⼀⽅⾯ , 成功的打 板操作可以获得10%甚⾄更⾼的单⽇收益率; 另⼀⽅⾯ , 失败的打板可能导致显著亏损 , 尤其是在市场情绪恶化时。 因此 , 科学的仓位管理和严格的风险控制对于维持正向的盈亏 ⽐⾄关重要。
3.3.2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资⾦曲线变化
资⾦曲线是评估交易策略稳定性的直观⼯具 , 它反映了账⼾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在不 同市场环境下 , 打板策略的资⾦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量化打板作为⼀种客观的投资策略 , 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 它不 受投资者的主观情绪影响 , 可以帮助投资者克服⼼理障碍 , 提⾼投资的稳定性。
在⽜市环境中 , 市场整体氛围积极 , 资⾦充⾜ , 涨停板的持续性较好 , 打板策略的资⾦曲 线通常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此时 , 打板策略的成功率和盈亏⽐都相对较⾼ , 资⾦增⻓ 速度较快。
在震荡市中 , 市场情绪波动较⼤ , 涨停板的持续性不如⽜市 , 但仍有较多结构性机会。 此 时 , 打板策略需要更加注重选股和择时 , 资⾦曲线可能出现⼩幅波动但总体向上。
在熊市环境中 , 市场信⼼不⾜ , 资⾦谨慎 , 涨停板的持续性较差 , 打板策略的成功率和盈 亏⽐都相对较低。 此时 , 资⾦曲线可能出现明显回撤 , 需要更加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
量化打板策略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其灵活性 , 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 , 对量化模型 进⾏调整和优化 , 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条件。 这种灵活性 , 使得量化打板可以在不同的市场 环境下 , 都能取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效果。
3.3.3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评估
在评估打板策略时 , 仅关注收益率是不够的 , 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 , 进⾏风险调整后的收 益评估。 常⽤的风险调整收益指标包括夏普⽐率、 索提诺⽐率和卡玛⽐率等。
打板策略作为⼀种⾼风险⾼收益的交易⽅式 , 其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通常低于其名义收益 率。这主要是因为打板策略的波动性较⼤ , 最⼤回撤风险较⾼。
对于打板策略 ,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评估需要考虑以下⼏个⽅⾯:
⾸先是最⼤回撤风险。 打板策略在市场情绪恶化时 , 可能出现连续失败的情况 , 导致资⾦ ⼤幅回撤。 因此 , 需要设置合理的⽌损机制 , 控制单笔交易的最⼤亏损⽐例。
其次是交易频率与资⾦利⽤效率。 打板策略的交易频率较⾼ , 资⾦周转速度快 , 但同时也 意味着更⾼的交易成本和更低的资⾦利⽤效率。 因此 , 需要在交易频率和资⾦利⽤效率之 间找到平衡点。
第三是市场流动性风险。 涨停板的股票可能会因为⼤量买单堆积⽽导致成交量较⼩ , 当投 资者想要卖出时 , 可能会⾯临流动性不⾜的问题 , 难以在理想的价位顺利出货。 这增加了 交易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 成功的打板策略应该在追求⾼收益的同时, 有效控制风险, 保持合理 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平。 这要求投资者具备完善的交易系统、 严格的风控纪律和持续的学 习能⼒ 。
通过对打板策略的量化分析与数据⽀持 , 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其有效性和适⽤性 , 为 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量化⽅法不仅能够提⾼打板策略的准确性 , 还能降低主观因素的 ⼲扰 , 使交易过程更加系统化和客观化。 然⽽ , 需要注意的是 , 量化分析虽然能够提供科 学的参考 , 但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 , 投资者仍需保持警惕 , 不断完善⾃⼰的交易系统和 风险控制机制。
第四部分:打板策略的风险管理与资⾦管理
在了解了打板策略的核⼼概念、 具体操作⽅法和量化分析后 , 我们必须认识到 , 任何投资 策略都伴随着风险 , 打板策略尤甚。 正如市场中有”打板穷三代 , 超短毁⼀⽣ ” 的总结 , 这 充分点明了板学是A股⽬前最顶级 , 最神秘 , 也是最难掌握的博弈技术之 ⼀ 。 因此 , 有效 的风险管理与资⾦管理对于打板策略的成功实施⾄关重要。 本部分将从主要风险类型及防 范措施、 资⾦管理原则以及⼼理素质与交易纪律三个⽅⾯ , 探讨如何在打板策略中实现风 险的有效控制。
4.1 主要风险类型及防范措施
打板策略作为⼀种⾼风险⾼收益的交易⽅式 , ⾯临着多种类型的风险。 了解这些风险并采 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 是打板成功的基础。
4.1.1 市场波动风险
市场波动风险是最基本也最难预测的风险类型。 股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 即使⼀只股票涨 停 , 后续的⾛势也难以准确预测。 市场的整体波动、 ⾏业动态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等 , 都可能对股票的后续表现产⽣重⼤影响。
在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 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先 , 密切跟踪市场环境变化。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指标、 ⾏业动态和政策⾛向 , 提前预判 可能影响市场的重⼤事件 , 及时调整交易策略。
其次 , 建⽴多时间周期的分析框架。 不仅关注短期市场情绪 , 还要关注中期趋势和⻓期基 本⾯ , 确保交易决策有更全⾯的视角⽀持。
第三 , 设定明确的⽌损点位。 ⽆论市场如何波动 , 都有清晰的退出策略 , 避免在不利市场 环境下被动持有亏损头⼨。
第四 , 分散投资组合。 通过在不同板块、 不同题材间合理配置资⾦ , 降低单⼀市场波动对 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4.1.2 主⼒资⾦操纵风险
主⼒资⾦操纵风险是打板策略中特有的风险类型。 有时候 , 股票的涨停可能是主⼒资⾦刻 意操纵的结果。 主⼒资⾦可能通过拉抬股价吸引散⼾跟风买⼊ , 然后在⾼位出货 , 导致股 价⼤幅下跌 , 打板投资者遭受损失。
防范主⼒资⾦操纵风险的关键在于识别真正的资⾦意图:
⾸先 , 深⼊分析资⾦流向。 通过观察成交量变化、 买卖盘⼝特征和资⾦流向等指标 , 判断 主⼒资⾦的真实态度。 主⼒资⾦操纵通常伴随着异常的资⾦流动 , 如突然放量或缩量等现象。
其次 , 关注筹码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筹码分布图 , 了解筹码集中度和成本结构 , 判断主⼒ 资⾦的持仓情况和可能的操作意图。
第三 , 警惕异常交易⾏为。 如突然的直线拉升、 ⼤单封单后⼜突然撤单、 盘中⼤幅振荡等 异常现象 , 往往是主⼒资⾦操纵的信号。
第四 , 结合基本⾯分析。 主⼒资⾦操纵通常缺乏基本⾯⽀撑 , 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业地位和发展前景 , 可以有效辨别主⼒资⾦的真实意图。
4.1.3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可能对特定⾏业或公司产⽣负⾯影响 , 从⽽导致股票价 格下跌。 对于打板投资者来说 , 如果在政策不利的情况下买⼊涨停板股票 , 可能⾯临较⼤ 的风险。
应对政策风险的有效策略包括:
⾸先 , 保持对政策动态的敏感性。 密切关注政府相关部⻔的政策公告、 监管动态和⾏业新 闻 , 及时了解可能影响市场的政策变化。
其次 , 建⽴政策风险评估体系。 在选股和打板前 , 评估相关政策环境对公司和⾏业的潜在 影响 , 避开可能⾯临政策压⼒的领域。
第三 , 设置政策缓冲期。 在重⼤政策发布前后 , 适当降低交易频率和仓位 , 等待市场对政 策的反应更加明确后再做决策。
第四 , 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 通过在不同⾏业、 不同政策敏感度的标的间合理配置资⾦, 降低单⼀政策变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4.1.4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打板策略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风险。 涨停板的股票可能会因为⼤量买单堆积⽽ 导致成交量较⼩ , 当投资者想要卖出时 , 可能会⾯临流动性不⾜的问题 , 难以在理想的价 位顺利出货。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措施主要包括:
⾸先 , 选择流动性较好的标的。 在选股时 , 除了考虑题材和基本⾯外 , 还要关注股票的⽇ 均成交量、 换⼿率等流动性指标 , 避免参与流动性较差的个股。
其次 , 合理安排资⾦分配。 在单只股票上的投⼊不应超过总资⾦的⼀定⽐例 , 确保即使在 流动性较差的情况下 , 也不会对整体投资组合造成过⼤影响。
第三 , 制定分批建仓和分批减仓计划。 通过分批操作 , 降低单次交易对市场的影响 , 提⾼买卖的执⾏效率。
第四 , 建⽴紧急退出机制。 在极端情况下 , 如遇到突发利空或市场恐慌 , 有明确的应急策 略 , 如设定最⼤亏损额度、 预留部分资⾦⽤于紧急平仓等。
4.1.5 全⾯风险评估表
为了更系统地进⾏风险管理 , 投资者可以参考以下风险评估表 , 对打板策略⾯临的各种风 险进⾏量化分析
通过全⾯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 投资者可以在享受打板策略带来的⾼收益潜⼒的 同时 , 最⼤限度地控制风险 , 提⾼交易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4.2 资⾦管理原则
科学的资⾦管理是打板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保障。 合理的资⾦配置不仅可以降低风险 , 还 能提⾼整体收益⽔平。 以下是打板策略中应遵循的主要资⾦管理原则。
4.2.1 仓位控制模型
仓位控制是资⾦管理的核⼼环节 , 它决定了每笔交易的风险暴露程度。 对于打板这种⾼风 险策略 , 严格的仓位控制尤为重要。
分层资⾦配置模型是打板资⾦管理的有效⽅法。 对于想专精打板的投资者 , 可以采⽤以下 分层配置策略:
⾸先 , 初期实践阶段 , 刚开始 , 先拿不超本⾦1/3的资⾦练习。 这样做的⽬的是控风险、 控 适得其反的急于求成、 赌客⼼理 , 避免所有钱拿来打⼀次 , 刚好运⽓不好碰到10战3负⾥ ⾯负的⼀只⼤亏 , 就从此畏惧了 , 这也代表数据化思维没真正建成。 这种做法可以帮助投 资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 同时控制潜在的损失。
其次 , 逐步扩⼤规模阶段 , 后续有感觉了( 只要学懂后认真细⼼执⾏ , 就不会太久 , 最晚 三个⽉), 可以再追加有限的资⾦ 。在这⼀阶段 , 投资者已经对打板策略有了初步的掌握 , 可以适当增加资⾦投⼊ , 但仍需控制贪婪 , 防家庭⽣活的系统性风险 , 不要把家⾥钱 全拿进来 , 特别是⾃⼰明显还未稳定/⽆底⽓的情况下 , 记住咱们是要从股市取钱出去 , ⽽ 不是源源不断的投钱。
最后 , 稳定盈利阶段 , 投资者已经建⽴了稳定的交易系统 , 可以考虑进⼀步扩⼤资⾦规 模 , 但依然要保持理性 , 避免过度杠杆和激进扩张。
除了分层配置外 , 单票仓位限制也是必要的。 在任何情况下 , 单只股票的仓位都不应超过 总资⾦的⼀定⽐例( 通常为5%-10%), 以防⽌单个股票的⼤幅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造成过 ⼤影响。
4.2.2 ⽌损机制设计
⽌损是资⾦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在打板策略中 , 有效的⽌损机制可以 将潜在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 保护投资资本。
及时⽌损是打板策略中的基本原则之 ⼀ 。 ⼀旦买错或表现不及预期 , 应及时了结卖出 , 避 免亏损扩⼤化。 这种纪律性在⾼波动的打板交易中尤为重要。
根据实践经验 , 打板策略的⽌损可以采⽤以下⼏种⽅式:
⾸先是固定百分⽐⽌损。 设定⼀个固定的亏损⽐例( 如3%-5%), ⼀旦达到这个⽐例 , ⽆ 论出于什么原因 , 都坚决⽌损离场。 这种⽅法简单明了 , 适合风险承受能⼒有限的投资 者。
其次是技术指标⽌损。 根据股价与均线的关系、 成交量变化等技术指标设置⽌损点位。 例 如 , 当股价跌破5⽇均线或10⽇均线 , 或成交量出现异常萎缩时 , 考虑⽌损。 这种⽅法结 合了技术分析 , ⽌损点位更加灵活。
第三是时间⽌损。 设定⼀个固定的持有时间 , 如⼀个交易⽇或两个交易⽇ , 如果在此期间 未能实现预期收益 , 则在到期时⽌损离场。 这种⽅法特别适合短期打板策略 , 可以避免⻓ 时间持有陷⼊被动局⾯。
第四是板块情绪⽌损。 根据所在板块的整体表现设置⽌损标准。 如果板块出现集体下跌或 情绪恶化 , 即使个股本⾝表现尚可 , 也应考虑⽌损。 这种⽅法考虑了板块联动效应 , 有助 于规避系统性风险。
4.2.3 资⾦回撤控制⽅法
资⾦回撤是指账⼾资⾦从最⾼点到最低点的下降幅度 , 它是衡量投资策略风险控制能⼒的 重要指标。 对于打板这种⾼风险策略 , 有效的资⾦回撤控制尤为重要。
量化交易系统为资⾦回撤控制提供了科学的⽅法。 投资者需要根据⾃⼰的需求 , 建⽴⼀套 完整的量化交易系统。 这包括数据获取、 数据处理、 模型构建、 交易执⾏等环节。 在建⽴ 系统时 , 需要注意系统的稳定运⾏和风险控制。
具体⽽⾔ , 资⾦回撤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先 , 设定最⼤回撤容忍度。 根据个⼈风险偏好和资⾦规模 , 设定⼀个可以接受的最⼤回 撤⽐例( 如10%-20%), ⼀旦接近或达到这个⽐例 , 应考虑调整交易策略或暂时退出市场。
其次 , 动态调整仓位。 根据市场环境和账⼾表现 , 动态调整资⾦分配和仓位⼤⼩ 。在市场 良好时可以适当增加仓位 , ⽽在市场不确定或账⼾表现不佳时 , 应降低仓位或暂停交易。
第三 , 多元化交易策略。 除了打板外 , 结合其他交易策略 , 如低吸、 趋势交易等 , 分散风 险。不同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差异很⼤ , 多元化的策略组合可以降低整体资⾦回 撤风险。
第四 , 定期评估和优化系统。 投资者需要不断地对量化模型进⾏优化和调整 , 以适应市场 的变化。 在优化过程中 , 需要关注市场动态 , 及时调整模型参数和策略。 这种持续改进的 过程是控制资⾦回撤的关键。
4.3 ⼼理素质与交易纪律
在打板交易中 , ⼼理因素往往⽐技术分析更为重要。 良好的⼼理素质和严格的交易纪律是 成功打板的基础 , ⽽缺乏这些品质则是许多打板失败的主要原因。
4.3.1 交易⼼态管理
打板交易要求投资者具备稳定的⼼理素质和良好的⼼态管理能⼒ 。做交易, 要把⾃⼰各⽅ ⾯状态调理好, 不患得患失, 每天按计划/模式执⾏就⾏ , 错过预定的介⼊点, 能做到不 追, 安⼼等下⼀个⽬标机会。 这种简单有效的原则 , 体现了成功交易者的⼼态特质。
具体⽽⾔ , 交易⼼态管理应包括以下⼏点:
⾸先 , 接受亏损是交易的⼀部分。 即使是顶级交易员 , 也⽆法避免亏损交易。 关键是将亏 损视为系统的⼀部分 , ⽽⾮个⼈失败 , 保持平和的⼼态⾯对每⼀次交易结果。
其次 , 避免情绪化决策。 恐惧和贪婪是交易者的两⼤敌⼈ 。在市场⼤幅波动时 , 保持冷静 和理性 , 严格按照既定策略执⾏ , 不因短期波动⽽随意改变计划。
第三 , 培养耐⼼和纪律性。 打板策略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分析 , 更取决于耐⼼等待机会 和严格执⾏纪律的能⼒ 。 “简单有效 , 体会过就会觉得很爽快轻松” , 这种感受只有通过⻓ 期坚持和⾃律才能获得。
第四 , 建⽴积极的⾃我对话机制。 在交易过程中 , 尤其是遇到挫折时 , 保持积极的⾃我对 话 , 避免负⾯情绪积累 , 相信⾃⼰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
4.3.2 避免情绪化交易
情绪化交易是打板失败的常⻅原因之 ⼀ 。打板是跟随⽽⾮赌博, 避免在涨停前提前买⼊。 这⼀原则强调了客观分析和纪律执⾏的重要性 , ⽽⾮基于猜测或赌博⼼态的交易。
避免情绪化交易的关键在于:
⾸先 , 建⽴明确的交易规则和系统。 将交易决策标准化和系统化 , 减少主观判断的空间。 例如 , 可以制定详细的选股标准、 买⼊条件和卖出原则 , 严格按照这些规则执⾏。
其次 , 使⽤技术指标辅助决策。 通过客观的技术指标( 如成交量、 换⼿率、 分时图等) 辅 助判断 , 减少情绪因素的影响。 例如 , 在判断是否封板时 , 可以设定明确的封单量标准 , ⽽⾮凭感觉⾏事。
第三 , 建⽴交易记录和复盘习惯。 详细记录每次交易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 定期进⾏复盘分 析 , 找出情绪化交易的模式和诱因 , 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第四 , 设定冷静期。 在遭遇重⼤亏损或连续失败后 , 给⾃⼰设定⼀个冷静期 , 暂停交易 ⼀ 段时间 , 让情绪平复 , 重新审视⾃⼰的交易系统和⼼态。
4.3.3 持续学习与复盘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 , 持续学习和定期复盘是保持交易竞争⼒的关键。 部分铁⼦既然 选择打板复利, 就⼀定要反复学习, 并在实践中增加记忆和记录经验, 如此才能有效成
⻓。
有效的学习和复盘⽅法包括:
⾸先 , 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从基本概念到⾼级技术 , 从理论到实践 , 构建完整的打板知 识体系。 可以参考专业书籍、 课程和社区分享 , 不断扩充和深化⾃⼰的专业知识。
其次 , 详细记录交易过程。 记录每笔交易的决策依据、 执⾏情况和结果 , 包括当时的市场 环境、 个股表现和⾃⼰的⼼态变化 , 为后续复盘提供详细资料。
第三 , 定期进⾏交易回顾。 每周或每⽉回顾⾃⼰的交易表现 , 分析成功和失败的交易 , 找 出共性特征和改进点。 可以制作交易绩效图表 , 直观展⽰⾃⼰的进步和不⾜。
第四 , 参与专业交流社区。 加⼊打板爱好者社群 , 与其他交易者交流⼼得和经验 , 互相学 习和启发。 在专业社区中 , 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动态和交易技巧 , 拓展视野。
第五 , 不断更新和优化策略。 市场环境和交易规则在不断变化 , 成功的打板策略也需要与 时俱进。 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 , 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交易系统 , 保持竞争⼒ 。
总之 , 做交易, 要把⾃⼰各⽅⾯状态调理好, 不患得患失, 每天按计划/模式执⾏就⾏ , 错 过预定的介⼊点, 能做到不追, 安⼼等下⼀个⽬标机会。 这种简单⽽有效的原则 , 是打板 交易中最重要的⼼理素质之 ⼀。
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 合理的资⾦管理和良好的⼼理素质培养 , 投资者可以在享受打板策 略带来的⾼收益潜⼒的同时 , 有效控制风险 , 提⾼交易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正如⼀位资深 打板交易者所⾔: “打板复利 , 在A股⽬前是常⻘藤的⼿法之 ⼀ , 从下⾯代表打板赚钱效应 的’ 昨⽇涨停表现指数’就能看出。 其从诞⽣起是⼀路上涨的 , 表明今⽇涨停的个股 , 次⽇整 体⻓期下来是能盈利的”。在正确的风险管理框架下 , 打板策略可以成为投资者⻓期盈利的 有效⼯具。
第五部分:打板策略的适⽤⼈群与市场⽣态
在深⼊了解打板策略的概念、 操作⽅法、 量化分析及风险管理后 , 我们需要进⼀步探讨这 ⼀策略的适⽤⼈群及其在市场⽣态中的定位。 打板并⾮适合所有投资者的交易策略 , 它对 投资者的技能⽔平、 ⼼理素质和资⾦实⼒都有较⾼要求。 同时 , 打板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
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 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环境和⾃⾝条件做出合理选择。 本部分将从适 ⽤⼈群、 市场环境适应性及监管⽣态三个维度 , 全⾯分析打板策略在A股市场中的定位与 发展。
5.1 适合打板的投资者类型
打板作为⼀种⾼风险⾼收益的交易策略 , 并⾮适合所有投资者。 它对投资者的技能⽔平、 ⼼理素质和资⾦实⼒都有较⾼要求。 不同类型、 不同经验⽔平的投资者对打板策略的适应 性存在显著差异。
5.1.1 散户投资者
对于普通散⼾⽽⾔ , 打板是⼀把双刃剑。 ⼀⽅⾯ , 它提供了在短期内获取⾼额回报的可能 性; 另⼀⽅⾯ , 如果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这⼀策略 , 极易造成重⼤损失。
散⼾投资者在打板时⾯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先是认知偏差。 多数散⼾对涨停板的认识是⽐较肤浅的 , 甚⾄都不知道涨停板有这些分 类。不懂板学技术的普通散⼾ , 根本不适合玩涨停板 , 这是在给别⼈送钱!⽽还在⽤投资价 值去分析涨停板的成因 , 希望找到其中的规律能提前进⾏潜伏的朋友 , 则完全是不明板学 的本质。 这种认知上的不⾜使得散⼾在打板时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是⼼理素质不⾜ 。散⼾投资者通常缺乏⾯对亏损的⼼理准备和纪律性 , 容易在市场波 动中做出冲动决策 , 违背事先制定的交易计划。 此外 , 散⼾往往难以克服恐惧和贪婪这两 种主导情绪 , 导致在市场恐慌时盲⽬割⾁ , 在市场狂热时跟风追⾼。
第三是资⾦规模限制。 散⼾的资⾦量通常有限 , 难以在单只股票上形成⾜够的影响⼒ , 也 不⾜以分散风险。 这意味着⼀旦打板失败 , 可能⾯临较⼤的相对损失。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 , 散户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科学的学习和实践, 逐步掌握打板技巧。 对 于新⼿投资者 , 建议采⽤渐进式学习路径: 刚开始 , 先拿不超本⾦1/3的资⾦练习。 这样做 是为了控风险、 控适得其反的急于求成、 赌客⼼理 , 避免所有钱拿来打⼀次 , 刚好运⽓不 好碰到10战3负⾥⾯负的⼀只⼤亏 , 就从此畏惧了 , 这也代表数据化思维没真正建成。
对于有⼀定经验的散⼾ , 可以采取分阶段学习策略: 后续有感觉了( 只要学懂后认真细⼼ 执⾏ , 就不会太久 , 最晚三个⽉), 再追加有限的资⾦ 。在这⼀阶段 , 投资者已经对打板 策略有了初步的掌握 , 可以适当增加资⾦投⼊ , 但仍需控制贪婪 , 防家庭⽣活的系统性风 险 , 不要把家⾥钱全拿进来 , 特别是⾃⼰明显还未稳定/⽆底⽓的情况下 , 记住咱们是要从 股市取钱出去 , ⽽不是源源不断的投钱。
5.1.2 游资群体
游资是打板策略的主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在A股市场中 , ⼀直存在着⼀群短线投机资⾦,
其信仰不是价值 , 更不是投资 , ⽽是纯粹的投机套利。 这股资⾦没有谁具体统计过有多
少 , 也⽆法统计。 它们绝⼤部份相互不认识 , 他们是⼀群在市场的各⻆落中有着相同的以 纯粹投机套利为信仰的⼈ , 以追涨停板 , 玩龙头妖股为信仰的⼈群。
游资群体在打板市场中扮演着核⼼⻆⾊ , 他们具有以下⼏个显著特点:
⾸先 , 资⾦实⼒雄厚。 这股资⾦在熊市中可能⼏百亿 , 在⽜市中可能上千亿。 这种庞⼤的
资⾦规模使得游资能够推动股价在短时间内⼤幅上涨 , 创造连续涨停的市场奇观。
其次 , 技术精湛。 这个江湖⾥⾯有技术超群的游资⼤佬 , 也有新⽣代的短线⾼⼿ 。他们精 通各种盘⼝语⾔和技术指标 , 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会 , 精准判断主⼒资⾦的意 图。
第三 , ⼼理素质强⼤ 。游资成员通常具有极强的⼼理承受能⼒ , 能够在市场剧烈波动中保 持冷静 , 严格执⾏交易计划 , 不受短期亏损的影响。
第四 , ⾼度组织化。 这股资⾦⾥的主流资⾦们(⼤游资) , 即是⽆声的合作伙伴 , 同时也是 相互博弈的竞争对⼿ 。他们在⽆形中和众多⼩散⼾⼀起共同组成了游资的江湖。 这种松散 ⽽有效的组织形式使得游资能够快速形成合⼒ , 推动市场⾛势。
对于希望成为游资⼀员的投资者 , 最重要的是掌握游资的核⼼理念和操作模式。 他们有共 同的涨停板信仰 , 龙头股信仰 , 打板信仰。 他们的理念、 模式和⽬标与机构资⾦完全不
同。甚⾄也得不到机构资⾦的认同 , 他们中的骄骄者⾃然也看不上机构资⾦所谓价值投资 的玩法。 因此 , ⼤部份时间中 , 市场实际就是机构与游资各⾃为阵 , 圈定势⼒的战场。
5.1.3 机构投资者
相较于散⼾和游资 , 机构投资者与打板策略的关系更为复杂。 机构资⾦与游资有着截然不 同的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 , 这使得他们对打板策略的态度和参与⽅式也存在显著差异。
机构资⾦的特点是稳健、 ⻓期和价值导向。 凡机构类资⾦推动⼤涨的股票 , 多数都属于趋 势类股票 , 其涨停通常很少有连板(除⾮进⼊⽜市 , 机构股出现主升浪才容易出现连涨板, ⽽最多连涨三板后 , 还会有调整) , 常常在涨停1板后就会出现调整 , 调整后再上涨。 所
以 , 机构类股票⾮主升浪阶段的趋势涨停板是不适合打涨停的 , 只适合潜伏或低吸 , 涨停 后往往伴随调整出现。 如果在主升浪段能实现低吸 , 收益也会不错 , 这类股票的操作主要 属于我们的趋势机构战法。
机构投资者通常通过以下⽅式参与打板市场:
⾸先 , 在市场情绪良好时适度参与。 机构资⾦有时会利⽤市场情绪 , 通过短期参与打板来 提升资⾦使⽤效率 , 但这通常只是其整体投资策略中的补充部分 , ⽽⾮主要交易⽅式。
其次 , 利⽤打板市场进⾏仓位调整。 当市场情绪⾼涨时 , 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利⽤涨停板作 为出货的平台 , 通过制造涨停板吸引游资和散⼾跟进 , 然后在⾼位减持。
第三 , 关注打板后的市场动向。 机构投资者会密切关注打板后个股的表现 , 将其作为市场 情绪和资⾦流向的观察窗⼝ , 辅助其⻓期投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 , 机构资⾦与游资在市场中形成了明显的对⽴⾯ 。机构资⾦⽆疑是这个市场 最主流最正规的部队 , 但不代表它是最赚钱的部队。 ⽽游资则更像⼀个武侠江湖 , 游资⾥ ⼤佬资⾦就是江湖⾼⼿ , 他们共同形成了江湖的潜规则和共识 , 利⽤这些规则和共识采取 ⾏动 , 博弈利益 , 收割散⼾ 。 “利益”是达成规则和共识的唯⼀标准和桥梁。 所有主流游资 都明⽩ , 只有抱团形成合⼒ , 才能引导市场具有赚钱效应这个江湖才有存在的意义!⽽市场
合⼒越⼤ , 赚钱效应也会越明显!所以 , 打板其实是⼀个特殊资⾦群体的博弈⾏为 , 是⼀个 江湖。
5.2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打板策略调整
打板策略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有效性。 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 化 , 灵活调整打板策略 , 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条件。
5.2.1 ⽜市环境
⽜市是打板策略表现最为出⾊的市场环境。 在⽜市中 , 市场整体情绪积极 , 资⾦充裕 , 涨 停板的持续性较好 , 打板成功率和盈亏⽐都相对较⾼。
在⽜市环境中 , 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调整:
⾸先 , 放宽选股标准。 在⽜市中 , 市场整体活跃度⾼ , 涨停板机会增多 , 投资者可以适当 放宽选股标准 , 关注更多的潜在机会。 例如 , 可以适当降低对题材和基本⾯的要求 , 更多 关注市场情绪和资⾦流向。
其次 , 提⾼仓位⽐例。 ⽜市中 , 打板策略的风险相对降低 , 投资者可以适当提⾼单只股票 的仓位⽐例 , 以提⾼资⾦使⽤效率。 当然 , 这仍然需要在风险承受能⼒范围内进⾏。
第三 , 延⻓持股周期。 在⽜市中 , 涨停板的持续性通常更好 , 投资者可以考虑适当延⻓持
股周期 , 争取获得更多的上涨空间。 例如 , 可以从传统的”T+1″策略调整 为”T+2″或”T+3″策略。
第四 , 重点关注龙头股。 在⽜市中 , 龙头股往往能够引领板块上涨 , 具有更强的持续性和 溢价空间。 投资者应该优先关注龙头股的涨停机会 , 把握板块轮动的节奏。
然⽽ , 即使在⽜市环境中 , 投资者也不应放松警惕。 ⽜市后期往往伴随着市场情绪过热和 估值泡沫 , 此时打板策略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和估值 ⽔平 , 及时调整策略 , 避免在市场顶部区域盲⽬追⾼。
5.2.2 熊市环境
熊市是打板策略⾯临的最⼤挑战。 在熊市中 , 市场信⼼不⾜ , 资⾦谨慎 , 涨停板的持续性 较差 , 打板成功率和盈亏⽐都相对较低。
在熊市环境中 , 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调整:
⾸先 , 提⾼选股标准。 熊市中 , 市场整体环境恶劣 , 投资者应该更加严格地筛选打板标 的 , 重点关注基本⾯扎实、 业绩良好的优质个股 , 避免参与纯题材炒作的股票。
其次 , 降低仓位⽐例。 熊市中 , 打板策略的风险显著提⾼ , 投资者应该降低单只股票的仓 位⽐例 , 增加资⾦安全边际。 在极端情况下 , 甚⾄可以考虑暂停打板操作 , 等待市场情绪 好转。
第三 , 缩短持股周期。 熊市中 , 涨停板的持续性较差 , 投资者应该缩短持股周期 , 及时锁 定利润 , 避免陷⼊被动局⾯ 。例如 , 可以从”T+1″策略调整为”T+0 .5″策略 , 即在次⽇开盘 后不久就考虑离场。
第四 , 关注超跌反弹机会。 熊市中 , 超跌反弹是重要的打板机会。 投资者可以关注严重超 跌后的强劲反弹个股 , 这类股票往往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持续性。
第五 , 加强风险控制。 熊市中 , 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者应该严格执⾏⽌损纪律, 设定更严格的⽌损条件 , 避免在不利市场环境下被动持有亏损头⼨。
5.2.3 震荡市环境
震荡市是A股市场最常见的运⾏状态 , 也是打板策略⾯临挑战最⼤的环境之 ⼀ 。在震荡市 中 , 市场⽅向不明确 , 热点轮动频繁 , 打板策略需要更加灵活和精准。
在震荡市环境中 , 投资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调整:
⾸先 , 关注板块轮动。 震荡市中 , 板块轮动是重要的市场特征。 投资者应该密切跟踪板块 轮动节奏 , 把握热点转换的时机 , 选择具有持续性的热点板块进⾏打板。
其次 , 注重题材热度。 在震荡市中 , 题材炒作往往是市场的主要驱动⼒ 。投资者应该关注 政策导向和市场热点 , 选择具有持续性和想象⼒的题材进⾏打板 , 避免参与短期炒作的题 材。
第三 , 控制交易频率。 震荡市中 , 市场⽅向不明确 , 盲⽬增加交易频率容易导致频繁失 误。投资者应该控制交易频率 , 等待确定性更⾼的机会 , 避免在市场震荡中盲⽬追涨杀 跌。
第四 , 加强技术分析。 在震荡市中 , 技术分析的作⽤更加突出。 投资者应该加强对分时 图、 成交量、 筹码分布等技术指标的分析 , 提⾼打板的精准度。
第五 , 灵活运⽤多种策略。 震荡市中 , 单⼀的打板策略可能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境。投资者可以结合低吸、 趋势交易等多种策略 , 构建更加灵活的投资体系。
总的来说 , 打板策略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 投资者需要根据市场环境 的变化 , 灵活调整策略 , 以适应不同的市场条件。 成功的打板投资者往往是那些能够敏锐 感知市场变化, 并及时调整策略的⼈ 。正如市场有”打板穷三代 , 超短毁⼀⽣ ” 的总结 , 这 也充分点明了板学是A股⽬前最顶级 , 最神秘 , 也是最难掌握的博弈技术之 ⼀ 。要掌握这 套技术 , 理解这套技术 , ⾸先要学会认识涨停板的性质。
5.3 监管政策与市场⽣态变化
打板策略的实施和效果受到监管政策和市场⽣态的深刻影响。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政策 的调整 , 打板市场的⽣态也在不断变化 ,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 , 及时调整⾃⼰的 策略。
5.3.1 交易所监管政策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对打板策略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 , 交易所对异常交易 ⾏为的监管⽇益严格 , 这对打板策略的实施带来了⼀定挑战。
⾸先 , 异常交易⾏为的监管。 交易所对频繁报撤单、 ⼤额申报、 集中申报等可能影响市场 价格的异常交易⾏为进⾏了严格监管。 这些监管措施直接影响了打板策略的操作⽅式和有 效性。 例如 , ⼀些游资常⽤的封板技术 , 如⼤单封单后撤单等⼿法 , 可能被视为异常交易 ⾏为⽽受到监管。
其次 , 信息披露要求的提⾼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断提⾼ , 这使得⼀些基 于内幕信息的打板⾏为变得越来越困难。 同时 , 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透明度提⾼ , 也使得 市场信息更加公平 , 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套利空间。
第三 , 交易规则的调整。 交易所对交易规则的调整 , 如涨跌幅限制、 集合竞价规则等 , 直 接影响了涨停板的形成和持续性 , 进⽽影响打板策略的效果。 例如 , 科创板和创业板20% 的涨跌幅限制 , 使得这些板块的涨停板具有不同的特性 , 需要投资者采⽤不同的打板策
略。
第四 ,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交易所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加强 , 提⾼了部分⾼风险交易的 准⼊⻔槛。 这在⼀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中的⾮理性投机⾏为 , 但也可能降低了市场活跃度 和涨停板的形成频率。
⾯对这些监管政策 , 投资者需要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先 , 合法合规交易。 严格遵守交易规则 , 避免使⽤可能被视为异常交易⾏为的⼿法 , 如 频繁报撤单、 虚假申报等。 打板策略应该建⽴在对市场规律的理解和对个股基本⾯的分析 基础上 , ⽽⾮试图操纵市场。
其次 , 适应规则变化。 密切关注交易规则的变化 , 及时调整打板策略。 例如 , 对于涨跌幅 限制的调整 , 投资者需要重新评估涨停板的形成机制和持续性。
第三 , 注重基本⾯分析。 在监管⽇益严格的市场环境下 , 单纯依靠题材炒作的打板策略⾯ 临更⼤挑战。 投资者应该加强对个股基本⾯的分析 , 选择具有实质性⽀撑的涨停板进⾏打 板。
第四 , 分散交易风险。 通过分散打板标的和资⾦ , 降低单⼀交易⾏为可能引发的监管风 险。 同时 , 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规模交易 , 减少被监管关注的可能性。
5.3.2 市场参与者结构变化
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 , 市场参与者结构也在发⽣深刻变化 , 这直接影响了打板市场的 ⽣态和策略的有效性。
⾸先 , 机构投资者占⽐提⾼ 。近年来 , 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占⽐不断提⾼ , 这使得市 场更加注重基本⾯和⻓期价值 , 短期炒作⾏为受到抑制。 对于打板策略⽽⾔ , 这意味着单
纯依靠题材炒作的涨停板可能减少 , ⽽基于基本⾯⽀撑的涨停板可能更具持续性。
其次 , 外资参与度增加。 随着A股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 , 外资在A股市场的参与度不断 增加。 外资通常更注重基本⾯和⻓期价值 , 其投资⾏为对市场风格和资⾦流向产⽣重要影 响。对于打板策略⽽⾔ , 这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基本⾯因素 , 避免参与缺乏基本⾯⽀撑的 炒作。
第三 , 散户投资者专业化。 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普及和投资⼯具的丰富 , 散⼾投资者的专业 化程度不断提⾼ 。越来越多的散⼾投资者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分析和资⾦⾯分析⽅法 , 这使 得市场信息更加透明 , 打板策略的竞争加剧。
第四 , 量化交易兴起。 量化交易在A股市场的应⽤⽇益⼴泛 , 这使得市场交易更加系统化 和数据驱动。 对于打板策略⽽⾔ , 这意味着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 以应对量 化交易带来的挑战。
⾯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 , 投资者需要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先 , 提⾼专业⽔平。 在市场参与者专业化程度不断提⾼的背景下 , 打板投资者需要不断 学习和提升⾃⼰的专业⽔平 , 掌握更加先进的分析⽅法和交易技巧。
其次 , 整合多种策略。 将打板策略与其他交易策略相结合 , 构建更加全⾯和灵活的投资体 系。例如 , 可以将打板与趋势跟踪、 价值投资等策略结合 , 提⾼整体投资效果。
第三 , 关注资⾦流向。 密切关注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资⾦流向 , 把握机构资⾦和外资的 动向 , 预判市场风格和热点变化 , 及时调整打板策略。
第四 , 利⽤科技⼿段。 积极利⽤⼤数据、 ⼈⼯智能等科技⼿段 , 提⾼打板决策的科学性和 效率。 例如 , 通过量化模型分析历史数据 , 发现打板机会和风险 , 辅助⼈⼯决策。
5.3.3 监管层关注程度
监管层对打板市场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着这⼀策略的实施环境和未来发展。 近年来 , 随着 市场监管的加强 , 游资和打板⾏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过去 , 在早期的时候 , 这个江湖并不⾮常⼤ , 受监管层关注的程度也不⾼ , 其套利秘密和 技术模式只被少数⼈掌握。 所以 , 最早⼀批发现这个江湖、 懂得这个江湖、 并在这个江湖 混的⼈⾮常赚钱!但是 , 现在江湖的⽣态和环境已经发⽣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个江湖在壮 ⼤ , 这个江湖已经受到监管层的⾼度关注 , ⾥⾯的模式也随市场的发展更加同质化⽽出现 变异和进化。
⾯对监管层⽇益关注的态势 , 打板投资者需要采取更加谨慎和合规的策略:
⾸先 , 遵守交易规则。 严格遵守交易所的各项交易规则 , 避免使⽤可能被视为异常交易⾏ 为的⼿法。 打板策略应该建⽴在对市场规律的理解和对个股基本⾯的分析基础上 , ⽽⾮试 图操纵市场。
其次 , 注重信息披露。 在打板决策前 , 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 , 避免参与可能 存在内幕交易的涨停板。 同时 , 关注上市公司公告 , 及时获取可能影响股价的重⼤信息。
第三 , 分散交易⾏为。 通过分散打板标的和资⾦ , 降低单⼀交易⾏为可能引发的监管风 险。 同时 , 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规模交易 , 减少被监管关注的可能性。
第四 , 关注监管动态。 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和监管动向 , 及时调整打板策略。 例如, 对于监管重点打击的异常交易⾏为 , 应该避免参与或采取替代策略。
总的来说 , 打板策略的实施和效果受到监管政策和市场⽣态的深刻影响。 随着市场的发展 和监管的加强 , 打板市场的⽣态也在不断演变。 成功的打板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
化, 及时调整策略, 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正如市场所⾔ , “打板艺术 , 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敏 锐的市场洞察⼒ 、 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 监管政策的基础上 , 打板策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 。
第六部分:专业⾦融投资建议与应⽤场景
在深⼊研究了打板策略的概念、 操作⽅法、 量化分析、 风险管理及市场⽣态后 , 我们需要 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投资指导。 打板作为⼀种特殊的投资策略 , 其应⽤场 景和实施⽅法需要结合投资者的个⼈情况和市场环境进⾏具体分析。 本部分将从应⽤场
景、 与其他策略的结合以及针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专业建议三个⽅⾯ , 为投资者提供全⾯ ⽽实⽤的指导。
6.1 打板策略的应⽤场景
打板策略并⾮适⽤于所有市场环境和投资⽬标 , 它有着特定的应⽤场景和适⽤条件。 了解 这些场景 , 有助于投资者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运⽤打板策略 , 提⾼成功率。
6.1.1 短期投机套利
打板策略本质上是⼀种短期投机套利技术 , 是典型的击⿎传花游戏 , 并不是什么价值投 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最适合⽤于短期投机⽬的 , ⽽⾮⻓期投资。
在短期投机套利中 , 打板策略的核⼼优势在于其⾼效的资⾦使⽤效率和潜在的⾼回报率。 通过在涨停板买⼊ , 投资者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可观的收益 , 这在其他投资策略中是难 以实现的。 如前所述 , 打板是⼀种纯粹的短期投机暴⼒套利技术 , 是典型的击⿎传花游
戏 , 并不是什么价值投资。 所以板学是股市中⾮传统技术的另类玩法 , 是⼤部份散⼾难以 理解的技术。
在实际应⽤中 , 短期投机套利型打板策略通常有以下特点:
⾸先 , 操作周期短。 典型的打板策略是”T+1″模式 , 即今天涨停买⼊ , 明天卖出。 有些激 进的投资者甚⾄会采⽤ “T+0 .5″策略 , 即次⽇开盘后不久就考虑离场。 这种短周期操作⼤
⼤提⾼了资⾦的周转效率 , 适合资⾦有限但希望获取较⾼年化收益率的投资者。
其次 , 资⾦利⽤率⾼ 。 由于操作周期短 , 同样的资⾦可以在短时间内参与多次交易 , ⼤幅 提⾼资⾦使⽤效率。 这对于资⾦量有限但希望获取较⾼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尤为有利。
第三 , 风险控制要求严格。 短期投机套利的⾼收益伴随着⾼风险 , 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风 险控制措施 , 如设置明确的⽌损点位、 控制单笔交易的仓位⽐例等。
最后 , 对市场敏感度要求⾼ 。短期投机套利需要投资者对市场情绪和资⾦流向有极⾼的敏 感度 , 能够迅速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 这要求投资者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 察⼒ 。
6.1.2 龙头股捕捉
在市场热点题材炒作中 , 龙头股往往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 ⽽打板策略是捕捉龙头股的有效 ⼿段之 ⼀ 。打板的核⼼逻辑( 为什么要打打板) 之所以要在板上拿货并⾮是为了打板⽽打 板 , 其实质是为了获取优势筹码( 即市场主线题材的龙头股)。抓主线、 抓龙头 , 这不仅 是短线也是中⻓线操作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为 , 短线有短线龙头 , 中⻓线也有中⻓线龙 头 , 抓住龙头事半功倍 , 抓不住则事倍功半。
在龙头股捕捉中 , 打板策略有其独特的优势:
⾸先 , 先⼈一步。 通过打板 , 投资者可以在股价加速上涨的初期介⼊ , 获取更多的上涨空 间。特别是对于⼀些快速拉升的龙头股 , 等到涨停板打开后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买⼊时
机。
其次 , 筛选优质标的。 涨停板是市场⼒量的集中体现 , 能够有效筛选出真正受到资⾦⻘睐 的个股。 在热点题材炒作中 , 能够封住涨停板的个股通常具有更强的市场认可度和资⾦⽀ 持。
第三 , 把握⼆波机会。 龙头股上涨完第⼀波后 , 经过⼀段时间( 可能是⼏天) 调整 , 若题 材还在持续炒作 , 龙头股可能迎来第⼆春。 此时 , 当均线企稳 , 出现⾸次涨停时可考虑上 车。 ⼀般来说 , 10⽇线是重要⽀撑位 , 不能有效跌破 , 且⼆波上涨时成交额通常⽐前⼀波 ⼤ , 需要更⼤的市场合⼒ 。
在实际应⽤中 , 龙头股捕捉型打板策略通常关注以下⼏点:
⾸先 , 题材热度。 只有在题材热度较⾼的情况下 , 龙头股才有可能形成连续涨停。 投资者 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市场热点 , 及时把握题材炒作的节奏。
其次 , 板块联动。 真正的龙头股通常能够带动整个板块的上涨 , 具有明显的板块效应。 投 资者应该关注板块内其他股票的表现 , 确认个股的龙头地位。
第三 , 资⾦流向。 龙头股的形成离不开⼤资⾦的推动 , 投资者需要通过分析成交量、 换⼿ 率等指标 , 判断资⾦流向和强度 , 确认个股的龙头地位。
最后 , 技术形态。 龙头股通常具有较好的技术形态 , 如底部放量、 均线多头排列等。 这些 技术特征可以辅助判断个股的龙头潜⼒ 。
6.1.3 市场情绪判断
打板策略不仅仅是买⼊涨停板这么简单 , 它还是⼀种市场情绪的判断⼯具。 通过观察涨停 板的数量、 质量以及市场对涨停板的反应 , 投资者可以有效判断市场情绪和资⾦流向 , 为 其他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打板的四⼤优势之⼀就是避免主观判断。 散⼾亏损往往源于主观预测股票涨停⽽追涨买
⼊ , ⽽打板操作则跟随市场 , 减少了主观判断的失误。 这种跟随市场的特性 , 使得打板成 为⼀种有效的市场情绪判断⼯具。
在市场情绪判断中 , 打板策略主要关注以下⼏个⽅⾯:
⾸先 , 涨停板数量。 每天涨停板的数量是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 涨停板数量增多通常意味 着市场情绪好转 , 资⾦活跃度提⾼; 反之 , 涨停板数量减少则可能预⽰着市场情绪转弱 , 资⾦趋于谨慎。
其次 , 涨停板质量。 涨停板的质量⽐数量更重要。 通过观察涨停板的封单量、 打开次数、 封板时间等因素 , 可以判断市场情绪的强度。 ⾼质量的涨停板通常封单量⼤ 、 不易打开, 表明市场情绪热烈; ⽽低质量的涨停板则可能封单量⼩ 、 多次打开 , 表明市场情绪较弱。
第三 , 热点持续性。 通过观察热点题材的持续性和扩散情况 , 可以判断市场情绪的稳定性 和风险偏好。 热点题材持续性强且不断扩散 , 通常意味着市场情绪乐观; 反之 , 热点题材 快速退潮 , 则可能预⽰着市场情绪恶化。
最后 , 板块轮动。 通过观察板块之间的轮动情况 , 可以判断市场资⾦的流动⽅向和市场风 格的转换。 这有助于投资者把握市场节奏 ,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实际应⽤中 , 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式利⽤打板策略进⾏市场情绪判断:
⾸先 , 建⽴涨停板监测系统。 通过软件⼯具或⼈⼯统计 , 每天跟踪涨停板的数量、 质量和 分布情况 , 形成市场情绪的量化指标。
其次 , 分析涨停板与⼤盘的关系。 观察涨停板数量与⼤盘⾛势之间的关系 , 判断市场情绪 与⼤盘⾛势的⼀致性。 通常 , 在市场情绪⾼涨时 , 涨停板数量会⼤幅增加; ⽽在市场情绪 低迷时 , 涨停板数量则会明显减少。
第三 , 跟踪热点题材变化。 密切关注热点题材的形成、 发展和消退过程 , 通过涨停板表现 判断市场热点的持续性和扩散性 , 预判市场风格的转换。
最后 , 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将涨停板表现与其他市场指标( 如成交量、 换⼿率、 涨跌 家数⽐等) 结合分析 , 形成更加全⾯和准确的市场情绪判断。
6.2 打板与其他交易策略的结合
打板策略虽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 但并⾮适⽤于所有市场环境和投资⽬标。 在实际投资中 , 将打板策略与其他交易策略相结合 , 可以构建更加全⾯和稳健的投资体系 , 提⾼整体投资 效果。
6.2.1 与低吸策略的对⽐
打板策略与低吸策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交易⽅式 , 它们各有优劣 , 适⽤于不同的市场环境 和投资⽬标。
低吸策略是指在股价相对低位买⼊ , 等待股价上涨后再卖出的交易⽅式。 与打板策略相 ⽐ , 低吸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先 , 风险相对较低。 低吸策略通常在股价调整或下跌的过程中买⼊ , 买⼊价格相对较 低 , 安全边际更⾼ , 亏损空间相对较⼩。
其次 , 操作周期较⻓ 。低吸策略通常需要耐⼼等待股价调整到位 , 买⼊后也需要等待股价 上涨 , 整个操作周期相对较⻓ , 适合耐⼼的投资者。
第三 , 资⾦使⽤效率较低。 由于操作周期较⻓ , 同样的资⾦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参与的交易 次数较少 , 资⾦使⽤效率相对较低。
第四 , 对市场情绪依赖较⼩ 。低吸策略更多关注个股基本⾯和估值⽔平 , 对市场情绪的依 赖相对较⼩ , 适合在市场情绪低迷时操作。
相⽐之下 , 打板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先 , 风险相对较⾼ 。打板策略是在股价已经上涨到涨停板时买⼊ , 买⼊价格相对较⾼, 亏损空间相对较⼤ , 风险控制要求更⾼。
其次 , 操作周期较短。 打板策略通常采⽤ “T+1″或”T+2″ 的模式 , 操作周期相对较短 , 适合 反应迅速的投资者。
第三 , 资⾦使⽤效率较⾼ 。 由于操作周期短 , 同样的资⾦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参与的交易次 数较多 , 资⾦使⽤效率相对较⾼。
第四 , 对市场情绪依赖较⼤ 。打板策略⾼度依赖市场情绪和资⾦流向 , 适合在市场情绪⾼ 涨时操作。
在实际应⽤中 , 低吸策略更适合中⻓期投资和价值投资 , ⽽打板策略更适合短期投机和主 题投资。 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 构建更加全⾯的投资体系。
例如 , 投资者可以采⽤ ” ⾼低结合” 的策略 , 即在市场整体估值偏低、 个股基本⾯良好时采 ⽤低吸策略 , ⽽在市场热点题材炒作、 个股短期爆发⼒强时采⽤打板策略。 这种策略组合 可以兼顾风险控制和收益最⼤化 , 提⾼整体投资效果。
6.2.2 与趋势交易的互补
打板策略与趋势交易是两种不同的交易思路 , 它们在投资周期、 操作⽅式和适⽤场景上存 在显著差异 , 但⼆者之间也存在互补关系。
趋势交易是指顺应市场趋势 , 在上升趋势中买⼊ , 在下降趋势中卖出的交易⽅式。 与打板 策略相⽐ , 趋势交易具有以下特点:
⾸先 , 投资周期更⻓ 。趋势交易通常关注的是中⻓期趋势 , 投资周期相对较⻓ , 适合耐⼼ 的投资者。
其次 , 风险控制相对稳定。 趋势交易通常采⽤ “顺势⽽为” 的原则 , 风险控制相对稳定 , 亏 损空间相对可控。
第三 , 资⾦使⽤效率较低。 由于投资周期较⻓ , 同样的资⾦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参与的交易 次数较少 , 资⾦使⽤效率相对较低。
第四 , 对技术分析依赖较⾼ 。趋势交易通常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指标来判断趋势的形成和延 续 , 对技术分析的依赖较⾼。
相⽐之下 , 打板策略具有以下特点:
⾸先 , 投资周期更短。 打板策略通常采⽤ “T+1″或”T+2” 的模式 , 投资周期相对较短 , 适合 反应迅速的投资者。
其次 , 风险控制要求更⾼ 。打板策略的风险控制需要更加严格 , 如设置明确的⽌损点位、 控制单笔交易的仓位⽐例等。
第三 , 资⾦使⽤效率较⾼ 。 由于投资周期短 , 同样的资⾦在相同时间内能够参与的交易次 数较多 , 资⾦使⽤效率相对较⾼。
第四 , 对市场情绪依赖较⼤ 。打板策略⾼度依赖市场情绪和资⾦流向 , 适合在市场情绪⾼ 涨时操作。
在实际应⽤中 , 打板策略与趋势交易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先 , 趋势确认后的打板。 在确认了上升趋势后 , 可以结合打板策略 , 在趋势加速上涨时 进⾏参与 , 获取更多上涨空间。 例如 , 当某只股票在上升趋势中出现加速上涨并封住涨停 板时 , 可以考虑进⾏打板操作 , 把握趋势加速的良机。
其次 , 打板后的趋势跟踪。 在打板成功后 , 如果个股继续沿着原有趋势上涨 , 可以考虑延 ⻓持股周期 , 从短期打板转变为中⻓期趋势跟踪 , 获取更多的上涨空间。
第三 , 趋势反转时的避险。 在确认趋势可能反转时 , 即使个股尚未出现涨停 , 也可以考虑 提前离场 , 避免在⾼位打板后遭遇趋势反转的风险。
最后 ,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转换。 在趋势明确的市场环境中 , 可以更多采⽤趋势交易策 略; ⽽在热点轮动频繁的震荡市场中 , 则可以更多采⽤打板策略。 通过灵活转换策略 , 适 应不同的市场环境。
6.2.3 复合型交易体系
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和市场理解的深⼊ , 成熟的投资者通常会构建更加全⾯和灵活的复合 型交易体系 , 将打板策略与其他交易策略有机结合 , 形成互补协同的完整投资体系。
复合型交易体系通常包含以下⼏个层次:
⾸先 , 宏观层⾯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 货币政策研判和产业政策解读 , 把握⼤的投资⽅向 和机会 , 为具体交易策略提供指导。 例如 , 当宏观政策转向宽松时 , 可能预⽰着市场风险 偏好提升 , 适合增加打板等⾼风险策略的配置⽐例。
其次 , 中观层⾯ 。通过⾏业分析、 板块轮动和资⾦流向分析 , 确定具体的交易领域和标
的 , 优化资⾦配置。 例如 , 当资⾦持续流⼊某个板块时 , 可以关注该板块内的龙头股 , 结 合打板策略进⾏操作。
第三 , 微观层⾯ 。针对具体个股 , 结合基本⾯分析、 技术⾯分析和市场情绪分析 , 制定具 体的交易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 , 在基本⾯良好、 技术形态健康且市场情绪积极的条 件下 , 可以考虑采⽤打板策略进⾏参与。
在构建复合型交易体系时 , 投资者需要考虑以下⼏个关键因素:
⾸先 , 策略间的互补性。 不同交易策略之间应该具有互补性 , 能够应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 风险情景。 例如 , 可以将打板策略与低吸策略、 趋势交易等策略相结合 , 构建既有进攻性 ⼜有防御性的投资组合。
其次 , 资⾦配置的合理性。 不同交易策略的资⾦配置应该合理 , 避免将过多资⾦集中在⾼ 风险策略上。 ⼀般⽽⾔ , ⾼风险策略( 如打板) 的资⾦占⽐不宜过⾼ , 应保持在总资⾦的 ⼀定⽐例以内。
第三 , 风险控制的全⾯性。 复合型交易体系需要建⽴全⾯的风险控制机制 , 包括单笔交易 风险控制、 整体仓位风险控制和系统性风险控制等多个层⾯ 。例如 , 可以设置单笔交易的 最⼤亏损限额、 整体仓位的最⾼⽐例以及系统性风险的应对⽅案等。
最后 , 持续优化的机制。 市场环境和投资策略是不断变化的 , 复合型交易体系需要建⽴持 续优化的机制 , 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 例如 , 可以通过定期回顾和分 析 , 评估各策略的表现 , 及时调整资⾦配置和操作参数。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复合型交易体系 , 投资者可以在享受打板策略带来的⾼收益潜⼒的同 时 , 有效控制风险 , 提⾼整体投资效果。 正如市场所⾔ , “打板艺术 , 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敏 锐的市场洞察⼒ 、 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及严格的风险控制意识”。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 , 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6.3 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建议
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资⾦规模、 风险承受能⼒和投资经验等⽅⾯存在显著差异 , 因此在运 ⽤打板策略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法和注意事项。 本节将针对不同类型投资者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6.3.1 新⼿投资者
对于初次接触打板策略的新⼿投资者 , 最重要的是建⽴科学的学习路径和风险管理机制, 避免因经验不⾜⽽造成重⼤损失。
⾸先 , 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刚开始 , 先拿不超本⾦1/3的资⾦练习。 这样做是为了控风 险、 控适得其反的急于求成、 赌客⼼理 , 避免所有钱拿来打⼀次 , 刚好运⽓不好碰到10战 3负⾥⾯负的⼀只⼤亏 , 就从此畏惧了 , 这也代表数据化思维没真正建成。 这种渐进式的 资⾦投⼊策略 , 既可以积累经验 , ⼜能有效控制风险。
其次 , 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新⼿投资者应该系统学习打板的基本概念、 操作⽅法和风险 管理技巧 , 避免碎⽚化学习和盲⽬模仿。 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 参加培训课程和加⼊专 业社区等⽅式 , 构建完整的打板知识体系。
第三 , 严格的模拟交易。 在实际投⼊资⾦前 , 应该进⾏充分的模拟交易 , 熟悉打板的各个 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通过模拟交易 , 可以检验⾃⼰的策略和判断 , 避免在实战中 犯错。
第四 , 详细记录和复盘。 即使是模拟交易 , 也应该详细记录每次交易的决策依据、 执⾏情 况和结果 , 定期进⾏复盘分析 , 找出成功和失败的模式 , 不断改进⾃⼰的交易系统。
最后 , 寻求专业指导。 新⼿投资者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投资顾问或有经验的投资者的指导, 避免⾛弯路。 但同时也要保持独⽴思考 , 不盲⽬追随他⼈ , 最终形成⾃⼰的交易体系。
通过以上措施 , 新⼿投资者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逐步掌握打板技巧 , 为未来的实际操作打 下坚实基础。 正如市场所⾔ , ” ⾄少要知道上⾯讲到的: 需要⽤到扫板 , 正常打板的股 , 必 然需要是硬板、 盘⼝⼤单⽓势如虹顶着涨停价怼 , 配合⾼地位股 , 或当⽇打板容错率低、
市场氛围良好更妥”。这些基本的原则是新⼿投资者必须掌握的核⼼内容。
6.3.2 经验丰富者
对于已经积累了⼀定打板经验的投资者 , 关键在于持续学习和系统化交易 , 将经验转化为 可持续的盈利能⼒ 。
⾸先 , 建⽴完整的交易系统。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应该将⾃⼰的交易经验系统化 , 形成⼀套 完整的交易系统 , 包括选股标准、 买⼊条件、 卖出原则和风险管理措施等。 这种系统化的 交易⽅法可以减少主观判断的⼲扰 , 提⾼交易的⼀致性和成功率。
其次 , 持续优化和调整。 市场环境和交易规则在不断变化 ,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需要保持学 习和反思的习惯 , 定期评估和优化⾃⼰的交易系统。 例如 , 可以根据近期的交易结果和市 场变化 , 调整选股标准或⽌损条件 , 保持策略的有效性。
第三 , 合理配置资⾦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通常拥有更多的资⾦ , 需要更加科学地进⾏资⾦ 配置。 ⼀⽅⾯ , 可以适当提⾼单笔交易的仓位⽐例 , 提⾼资⾦使⽤效率; 另⼀⽅⾯ , 也要 注意分散风险 , 避免将过多资⾦集中在单⼀策略或个股上。
第四 , 关注细节和盘⼝语⾔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应该更加关注交易细节和盘⼝语⾔ , 从中 发现市场机会和风险信号。 例如 , 通过观察⼤单挂单、 撤单、 封单变化等盘⼝特征 , 可以 更准确地判断主⼒资⾦的意图和个股的强弱。
最后 , 保持谦逊和开放。 即使经验丰富的投资者 , 也不应该停⽌学习和进步。 市场总是充 满不确定性 , 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 , 愿意接受新观点和新⽅法 , 是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以上措施 ,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可以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同时 , 不断提升⾃⼰的交易⽔
平 , 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正如市场所⾔ , “后续有感觉了( 只要学懂后认真 细⼼执⾏ , 就不会太久 , 最晚三个⽉) ” , 再追加有限的资⾦ 。这种渐进式的资⾦投⼊策略 , 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是值得借鉴的。
6.3.3 专业交易员
对于以交易为职业的专业交易员 , 打板策略通常是其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交 易员需要将打板策略纳⼊更加完善的交易体系 , 实现系统化、 科学化的交易决策。
⾸先 , 量化分析与系统化交易。 专业交易员应该充分利⽤量化分析⼯具 , 将打板策略系统 化和科学化。 例如 , 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分析 , 建⽴涨停板成功率模型 , 评估不同条件下的 打板胜率和盈亏⽐ ,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 , 多策略组合运⽤ 。专业交易员通常不会只依赖单⼀策略 , ⽽是构建包含多种策略的 交易体系。 例如 , 可以将打板策略与趋势跟踪、 价值投资等策略相结合 , 形成互补协同的 投资组合 , 提⾼整体投资效果。
第三 , 资⾦管理与风险控制。 专业交易员需要建⽴严格的资⾦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 , 包括 资⾦分配、 仓位控制、 ⽌损设置和风险敞⼝管理等。 这些机制可以确保在追求⾼收益的同 时 , 有效控制风险 , 保持⻓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第四 , 持续学习和⾃我提升。 市场环境和交易策略在不断变化 , 专业交易员需要保持持续 学习和⾃我提升的习惯。 通过参与专业培训、 阅读专业书籍、 加⼊专业社区等⽅式 , 不断 更新知识体系 , 提⾼交易⽔平。
最后 , 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 对于机构背景的专业交易员 , 团队协作和资源共享是提⾼交 易效率和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 , 可以获取更多市场信息和交 易机会 , 同时也可以分担风险和压⼒ 。
通过以上措施 , 专业交易员可以在打板策略的基础上 , 构建更加完善和⾼效的交易体系,实现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正如市场所⾔ ,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 , 要想运⽤量化打板进⾏ 投资 , 需要具备以下⼏个条件: 学习基础知识、 选择合适的量化模型、 建⽴⾃⼰的量化交 易系统、 持续优化和调整”。这些条件对于专业交易员⽽⾔同样重要 , 只是需要更加系统化 和专业化的实施。
总结
打板作为中国A股市场中独具特⾊的交易策略 , 已经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法。 从最初的简单追涨 , 到如今的科学化、 系统化、 量化化的专业交 易 , 打板策略不断进化和完善 , 成为许多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具。
打板策略的核⼼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资⾦使⽤效率和潜在的⾼回报率。 通过在涨停板买⼊, 投资者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取可观的收益 , 这在其他投资策略中是难以实现的。 如前所述 , 打板是⼀种纯粹的短期投机暴⼒套利技术 , 是典型的击⿎传花游戏 , 并不是什么价值 投资。 这种特性使得打板策略成为追求⾼收益的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然⽽ , 打板策略也⾯临着巨⼤的挑战和风险。 市场中有”打板穷三代 , 超短毁⼀⽣ ” 的总 结 , 这也充分点明了板学是A股⽬前最顶级 , 最神秘 , 也是最难掌握的博弈技术之 ⼀ 。要掌握这套技术 , 理解这套技术 , ⾸先要学会认识涨停板的性质。 只有深⼊理解涨停板的形 成机制、 市场环境和资⾦博弈 , 才能在打板中取得成功。
成功的打板策略需要建⽴在对市场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个股特性的准确把握基础上。 这包 括对市场情绪的敏感度、 对资⾦流向的洞察⼒ 、 对技术形态的判断⼒ , 以及严格的风控纪 律。 同时 , 打板策略也需要与其他交易策略相结合 , 形成互补协同的投资体系 , 才能在复 杂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随着⾦融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 打板策略也在不断演进。 量化分析、 ⼈⼯智能等 新技术的应⽤ , 使得打板策略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同时 , 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和监管 政策的调整 , 也对打板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展望未来 , 打板策略将继续在A股市场中发挥重要作⽤ , 但其形式和内涵可能会发⽣变
化。 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和投资者素质的提升 , 打板策略可能会更加注重基本⾯分析和 价值判断 , 减少纯粹的题材炒作。 同时 , 量化交易和⼈⼯智能的应⽤ , 也将使打板策略更 加精准和⾼效。
对于投资者⽽⾔ , ⽆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 , 都需要根据⾃⼰的资⾦规模、 风 险承受能⼒和投资⽬标 , 慎重考虑是否采⽤打板策略 , 以及如何在打板中控制风险、 提⾼ 成功率。 正如市场所⾔ , “做交易 , 要把⾃⼰各⽅⾯状态调理好 , 不患得患失 , 每天按计 划/模式执⾏就⾏ , 错过预定的介⼊点 , 能做到不追 , 安⼼等下⼀个⽬标机会”。这种简单 ⽽有效的原则 , 是打板交易中最重要的⼼理素质之 ⼀。
总之 , 打板作为⼀种特殊的投资策略 , 其价值和风险并存。 只有在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适⽤ 条件的基础上 , 结合⾃⾝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 , 才能有效运⽤这⼀策略 , 实现投资⽬标。正如市场所⾔ , “打板复利 , 在A股⽬前是常⻘藤的⼿法之 ⼀ , 从下⾯代表打板赚钱效 应的’ 昨⽇涨停表现指数’就能看出。 其从诞⽣起是⼀路上涨的 , 表明今⽇涨停的个股 , 次⽇ 整体⻓期下来是能盈利的”。在正确的风险管理框架下 , 打板策略可以成为投资者⻓期盈利 的有效⼯具。
暂无评论内容